Title: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Author: Mr.Pizza 同事看見我枱頭放了這本書,奇問:「咦?你都睇?」原來他本在高登看連載,但太長,中途放棄了。 也好,中途放棄可能感覺更好。我一邊看一邊在想:嘩!開到咁大,你點解釋呀?通唔通㗎? 同時我亦問一個看完了的同事(都幾多人睇過喎!)「個結局得唔得㗎,解釋到嗎?」他說都解到。 結果好失望囉!(以下有劇透) 突然空無一人的香港原來是核輻射引超致命病毒,被放棄了,全部人疏散了。日本人走來做真人實驗,把一些死囚放進來輸入記憶,之類之類。 實驗還一再重複,只有男女主角兩人留得性命,其他人都會死去,又一個有點像matrix情節的故事,但我實在不明白為何要一再重複不會改變的實驗,要看大都會遇上核意外的反應,當時的香港不是已完全呈現了嗎?反而這樣放些人入來又有甚麼用? Matrix甚至之前孤泣的預言故事,一再重複的世界都有合理的原因。這本就不成了,最後主角還進入了循環實驗中,唉,搞乜呀? 更不要提中途出現過的謎團,如男主角不知如何打到電話給女朋友,她說自己失踪了之類的,一係作者已經忘記了,一係作作吓解釋不了,咁就側側膊算了!
科幻
Title: 預言故事 Author: 孤泣 再次看孤泣的故事,今次是第一次看apper以外的作品,發覺他應該很受電影小說之類的影響。apper應該是飢餓遊戲,大逃殺之類,這個除最正路,作者在故事中也有提及的next之外,我想他是受了matrix的啟發。 但很對不起啊,一發現matrix的影子後,立即不能忽視小說的薄弱,這對預言故事有點不公平,因為我實在太愛matrix,除了吸引眼球的亮麗動作場面,最愛其充滿哲理的故事,完美的設定,完美的推進。好學不學,走去學matrix的二十多次的世界重生,有更高層次的生物創作人,一再重複的未來生了變化之類,有點點matrix的影子,卻是老土的題材,幾十年前衞斯理已經有了。 如果這是我第一本看孤泣的書,我相信已在我的閱讀名單kill了這個作者,看過apper,可以即管看多本試試。
Title: www.甦醒 Author: 羅伯特•索耶 不知為何,看了書本的簡介,就覺得像Daemon,對這本書很期待,結果就是失望啦! 不可以說這本書很差,失明少女靠最新科技修正眼睛接收到的訊息再傳給大腦,用eyepod來復明,是很吸引人的情節,副作用是見到網絡,與其接通,感到其意識的存在,鋪了幾條線,就是要令網絡甦醒,但醒來得很悶,那一大埋描寫混沌再認識自己的過程,好虚,這是這本書的主菜呀。 反而其他幾條線各有好看的地方,但除了失明少女外,其他幾條線就草草完成讓網絡覺醒後就沒了,感覺不是太好,同想像有很大分別!
Title: 12.21 Author: 達斯汀•湯瑪遜 趁世界末日之前,看看末日小說,這本12.21給我的感覺依然是逹文西那一類,有歷史背景,涉及一些科學理論,主角都是一些博士之類的年輕有為飽學之士,再加點追追逐逐緊張劇情。是,完全有那種公式感覺,不過又幾好睇。 今次個歷史背景甚至配合潮流,是近來大熱的世界末日,以馬雅長曆法第四紀結束為主調。引發故事的是一部古典馬雅時期的手抄本及傳染病致死性失眠症,又是傳染病!不過那些病患不會變喪屍,因為完全不能睡覺,也會有點暴力傾向,很快便會病死。 雖然是自創的疾病,但有很多似層層的說明,如解釋這是由普利昂蛋白引起,普利昂蛋白就是引發瘋牛症的元兇,最得人驚是這個病必致死,而且受污染的地方,沒法消毒除去普利昂蛋白,想像一下,就覺得情況十分嚴峻。 節奏明快又食潮流話題,最後如何即使大致估到我都不穿橋了,看得很高興就是了。
Title: 末日之旅(上,下) Author: 加斯汀•柯羅寧 這兩本厚厚的末日之旅上下冊,足足看了兩個星期!平日多是幾日頂盡一個星期幹掉一本,今次真的令我疲累不堪,揭完簡直有點憤怒的感覺! 故事橋段其實熟口熟面,就是生化危機嘛(插口說句,最近熱打bio6,好好玩),美國軍方聯同天真的科學家,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一種病毒,感染了便變成病鬼,一種力大無窮動作超快跳得又高又遠的怪物,非常暴戾,這種實驗自然以失控告終,於是美國失陷,只餘下零星的小社區,全世界好像也受影響了。 橋不是新鮮點子不重要,令我覺得憤怒是看了兩個星期,厚厚兩冊字體密密麻麻的,卻甚麼也沒解釋,一開始那個叫艾美的小女孩,描寫得煞有介事似的,但她那時只是一個窮媽媽的可憐女兒,還沒感染病毒,已令動物園大亂,修女受感召。 好了,天下大亂後,故事來到劫後剩下來的小小保護區,被世人遺忘的殖民地人民自求多福,努力生存了近一百年,這處的描述已很不細緻和不合理,像大家的衣物都很舊要循環再用,ok,但醫務室又有綳帶用,百年間如果不想方法生產布帛,我不相信可以還有綳帶用囉,即使是代用品!他們的武器又是如何生產呢?即使是弓箭和刀。欠了細節的刧後生活自然少了真實感,一切變成作者自說自話的地方,劇情任他推進。 好了神秘的艾美再次出場,引起保護區人民心靈種種變化,又是不知為甚麼,是艾美,還是那十二個之一巴柏寇克,我不明白,最後變成長征尋找事件的源頭,直至結局,一個個之前煞有介事布下的謎都沒有解開!怎不叫人憤怒,我最憎扮晒嘢卻無嘢,故弄玄虛的故事! 我嬲得立即上網找這本書的書評,出乎意料有很多,原來出版前找了很多blogger試讀,內容一面倒讚好,亦發現原來此書,這麼巨大篇幅的書只是三部曲的第一部曲,啊,原來還沒完,但這並沒平息我的憤怒,出色的幾部曲故事,每本都是完整的,而結合來看就更宏大。你看基地三部曲每本都好看,最近才看完的殞月危城系列,同樣是講文明滅亡的末日世界,就好看多了。
Title: 危城求生、微光幻夢 Author: 蘇珊•貝絲•佩弗 當初看殞月之城已很喜歡,它令我對現有的一切感恩,亦會諗下一旦遇上如此天災或喪屍橫行應如何應變(不會真的有用得上的一天吧),殞月之城發生在鄉郊,第二部曲危城求生則是發生在紐約這個大城市,感覺更貼近我們。 危城雖然是二部曲,但與殞月是同步發生的故事,同樣是月球被小行星撞歪了少許,更近地球,令全球各地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天災頻生,海嘯地震火山爆發,太陽被火山灰遮擋,氣溫驟降,作物難以生長。 住在紐約的少年艾力克斯在災難第一天就與父母失去了聯絡,只好帶着兩個妹妹掙扎求生。與米蘭達住的小鎮不同,在紐約有完全不同的求生方法,聰敏自尊心強的艾力克斯平時生活一板一眼,是個乖乖仔,但在這非常時期,竟然要去發死人財維生!種種經歷驚心動魄,又令人心酸。 第三部曲前二作主角相遇,擦出愛火花,最難得是在這種艱難時刻,看到的除了苦難,還有希望,最老土但亦最可貴是還有愛,有希望不是因為環境轉好,而是人令未來有希望,好像大家努力照顧懷孕的麗莎等。我不知真的世界未日來臨是否還可看到人性的可貴,但要在絕境中有未來,靠的一定是人。
Title: 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 Author: 亞瑟•克拉克 好耐之前看了3001和2001,最近才再拿起2010同2061來看。 三大科幻大師中,我最愛艾西莫夫,克拉克多產,看了他幾大系列,如拉瑪和太空漫遊等,始終不是太喜歡,可能他科幻的比重較大,故事和人性無咁重,所以今日看來,好像沒甚麼大不了。
Title: 香港關機 Author: 喬靖夫 談這本書,不得不先說封面,真的很驚嚇,在書店逛時拿起這書,如果不是喬先生的作品,我一定立即把它掉回書架,完全是爛片格局,不過話說回頭,我最喜歡的艾西莫夫基地、機械人系列等,台版封面一樣不堪入目,個人認為科幻小說封面還是抽像點好,讓人有多點幻想空間。 說回正題,香港關機會怎麼樣呢?其實我因為愛看科幻片和打機,前陣子打完dead island同睇完the walking dead,又有末日傳說,確實同人聊起喪屍來襲時怎麼辦,甚至商量那處定一間安全屋集合大家等,當然說笑成份大於一切。因為想過,對這個設定始終看得不大順暢。 香港真的這麼容易一下子關掉?沒了電就一切停頓?後來看到原因逐漸浮現就更不以為然,不明飛行物體砸了落銅鑼灣,我相信不消十分鐘現場片已在網絡熱傳,這是iPhone8的時代呀,怎可能封鎖到消息,整個政府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撤走?即使香港被封鎖和遺棄,也不會如此靜悄悄! 再來我又不信警察會突然消失晒,想像一下正在當更的警察遇上關機會怎麼做,最初一定會出來維持秩序和努力了解真相,怎會不見人影? 之後的亂局就自行發揮啦,不過人性的描述都只是普普通通,walking dead就深刻得多,作為喬靖夫的fans是有點失望,還是等武道狂之詩11吧!
Title: 神擇基因 Author: 茱迪斯加菲爾德•李維史帝芬斯 好明顯這是達文西密碼的跟風作,跟據一些小小的事實,來推出一個龐大的陰謀或秘密,主角都是很有本事的專業人士,今次男女主角一個是電腦專家還有超勁的聽覺分析力,另一個是個地質學家,大秘密是人類文明的起緣,故弄玄虛一大輪,加上連場追殺的動作戲碼,也不能令人投入,秘密掀開來也沒有很大的震撼,應是水份太多,天馬行空得滯,不能像逹文西般好像真有其事,這本麻麻地。
Title: 一級玩家 Author: 恩斯特•克萊恩 原來我很喜歡看將虛擬世界結合現實的書,今次的一級玩家雖然沒Daemon那麼大野心,但說一個崩壞的近未來,人人躲在大型虛擬世界綠洲中,玩超級獵蛋遊戲,真的看得爽! 看一級玩家的開頭,真的嚇了一跳,怎麼又是由一個超級偉大同富有的線上遊戲創作人死去來開始?像極了Daemon,不過原來大有不同,這個遊戲設計師哈勒代的死,是展開了爭奪遺產的尋寶遊戲,大家要在綠洲中找尋哈勒代的程式彩蛋,第一個找到鎖匙打開三度門便可得到其鉅額遺產。 主角帕西法爾(分身的名字來的)在現實中活得很邊緣,於是立志要找出彩蛋,成為了獵蛋客,故事自然是其獵蛋之旅。因為哈勒代超級迷戀八十年代的電影音樂電視電玩,所以要獵蛋就要熟這些玩意。不過打死我也不信他可以在幾年間熟讀所有這些東西,就算是全職,一天看15小時,也只是看到二十集劇集,還要熟,即係要看幾遍,還要看電影,打熟遊戲機,我覺得在物理上根本不可能! 哈勒代是1972年出世的,照計我還大他幾歲,但可能真的有文化差異,香港的潮流文化又較貼近日本,所以這些建基於哈勒代愛好的尋蛋遊戲我就少了點親切感,如果這是我們熟悉的瑪利奧、排球女將、黃金戰士、三一萬能俠等,相信會看得更過癮。不過雖然隔了一度文化牆,依然好看,看各種遊戲典故,包括我最嚮往的地牢與龍(想玩好耐,但無腳玩)等,看得我津津有味,過三度門的設計固然精采,埋下的伏線引爆劇情更帶來意外驚喜。 簡單的背景設定,以至人物設定,完全壞人的六數人一夥,令故事稍欠深度,最後努力想說一點幸福存在於現實世界之類,也只是例行公事而矣,不過整個故事依然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