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剛剛離開的世界 Author: 金草葉 Publisher: 聯經 Release Date: 2023-7 早前有網友留言,說閱讀口味和我相似,《蜜蜂與遠雷》和《當墨光閃耀》兩本類型比較相近,一起喜歡不出奇,然後還有完全不同類的《極限返航》,談到喜歡的作者,除了兩個近期的陳浩基、中山七里,還有大師的艾西莫夫,艾西莫夫我在這個blog應該沒多提及,因為我年輕時差不多所有有中譯本的全都看遍了,所以沒有寫在這個blog中,就像金庸都沒寫過一樣,不過這幾個都是比較大路的作者,但這個網友竟然和我一樣喜歡金草葉這個韓國科幻作家,他用溫柔來形容作者,真是貼切到不得了。 今次的小說由7個故事組成,所謂《剛剛離開的世界》,不是其中一個故事的名字,反而像是在說這些故事的核心,都是好像活在不同世界的人物的故事,像是不同的星球文明的接觸、假想的星球文明上的一些人的身體缺陷等。我最喜歡的故事是〈長久的協定〉,這個星球的人生命都不長久,最後更會進入「沉浸」的狀態,所謂「沉浸」是以宗教包裝,將精神歸還給神的過程,期間會快速喪失記憶、智慧和語言,甚至會尖叫、哀嚎、行為粗暴。外星來訪的朋友找到這個狀況的原因,但原來背有有很大的苦衷,看得人很痛心,餘韻十足,能有這效果的短篇不多,金草葉真厲害。
科幻
Title: 外星少女的導遊 Author: 有心無默 Publisher: 點子 Release Date: 2017-9 Pages: 315 一直在想應給1分還是2分,最後都是給了2分,不記得是甚麼時候買的書,應是看書名和封面吸引才買的吧,終於拿出來看,一看之下,實在很無趣。 故事是一個大學生阿臣很喜歡宇宙外星人之類話題,某次發現討論區上有人貼了一些星球的照片,不像P圖,就想去接觸貼圖者,就此引出一連串的故事。問題是情節處理得很兒戲,甚麼資料也沒有,就上太平山頂找人,連是怎樣的人都一無所知,怎找?但卻又找到了,看到反白眼,雖然最後叫做有解釋到為何會這樣,但這不叫解謎,只是個白眼反一半罷了。 其實通篇都有安排得很隨便的情節,估計作者是有個大橋的,然後就一味推進,情節是否合理和好看,就完全說不上,同樣令我反白眼的香港小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起碼前半都是很吸引的,放了滿滿的謎團,只是最後吹得太大埋唔到尾。這一本大橋大致上是解得通,但通篇都是問題,最重要是不有趣,完。 查了一下作者,竟然一直寫到今時今日,這一本似是出道作,難道後來有飛躍進步?但我不會看了。
Title: 人生複本 Author: 布萊克.克勞奇 Publisher: 寂寞 Release Date: 2017-4 Pages: 416 這本書也是在書櫃有一段日子了,早陣子換iPhone,送了3個月AppleTV,原來Apple改編了不少我喜歡的小說,例如《羊毛記》和《基地》,其中還有《人生複本》,劇名有印象,果然在書櫃中找到,就拿出來看了,不知劇集好不好,3個月免費期過去沒有開來看,答案要等下次買iPhone/iPad/iMac先會知。 至於小說就相當不錯,設定是多重宇宙理論,人生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分裂成平行宇宙,故事主角傑森是個大學物理系教授,和太太及兒子過着平凡的生活,某一晚去附近的酒吧祝賀朋友得獎,然後在回家途中就發生巨變。 以下會談到內容,自行選擇是否看下去。 原來他被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自己(2號)襲擊,再交換身分,2號留在自己的世界取代自己,得到太太和兒子,再把他掉去2號的世界,那裡傑森是一個極出色的科學家,發明了引發多重宇宙的箱子,讓人穿梭於各個平行宇宙之間,傑森要逃離2號的世界再回自己的家。 大致這樣的故事走向還在意料之中,誰知找到自己的世界後更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這個反轉出乎意料,所以相當喜歡。
Title: 天防者IV無畏者 Author: 布蘭登.山德森 Publisher: 城邦 Release Date: 2024-10 Pages: 414 其實這個系列我差一點就放棄了,上一集實在太難看,不過見到這次標明「完」,既然是最後一集,就看完整個系列吧。 頭段依然很煩,是不是很多少年向小說都是這樣,思蘋瑟煩這煩那,一時覺得自己不是人,一時又怕連累朋友之類,自個兒東想西想,間中又耍任性,其實都幾自大,當然衝動衝出去行動,結果多數又立功,不投入之下,總覺得全是作者安排。 不過後段有好一點,雖然虛無呀、星魔呀,我覺得都是解釋得好方便作者,不過不深究劇 情,後段還可以一看,總之是完了,勉強畀3分,與最不好看的第三集有點分別。
Title: 厭世機器人IV系統崩潰風評估 Author: 瑪莎.威爾斯 Publisher: 高寶 Release Date: 2024-9 Pages: 475 《厭世機器人》系列來到第四集,因為很喜歡這個殺人機器維安配備,以及他的朋友王艦,所以二話不說見書就買,買的時候連電子書都未有,看完後就有電子書可選了。 不過今集有點古怪,基本上是兩個故事,一個是維安機器人在保護地太空站調查一宗謀殺案,另一個故事則是接上一本第三集的故事發展,說維安機器人和王艦一起以及他倆的人類,去處理一顆被外星物質污染的殖民星球。兩個不相關的故事放在一起,而第二個故事則明顯是續集,後來看資料才知這本來應是兩本書,台灣出版將它們放一起,本來是好事,但不作解釋,看來就有點沒頭沒腦。
Title: 倪匡科幻獎作品集一及二:上帝競賽、百年一瞬 Author: 眾得獎者 Publisher: 交通大學科幻研究中心、貓頭鷹 Release Date: 2005-12 Pages: 272、280 這是兩本在書櫃十多年也沒拿出來看的書,不知當年為甚麼會買,大減價? 事實上這本得獎作品集水準十分麻麻,特別是第一屆的短篇科幻小說,評審都說水準麻麻,所以只是胡亂看完,全部沒甚麼記憶,反而最記得個評判寫的評審講評,竟然係寫番個唔多好睇嘅短篇故事嘅故事內容,睇到我反白眼。
Title: 首先把牛做成球 Author: 柞刈湯葉 Publisher: 麥田 Release Date: 2024-1 包含了很14個短篇的科幻小說,不是每一個都很好看,但作者的奇想非常有趣,像〈姓田中的犯罪者特別多〉這個標題的梗我差點以為真的存在;〈東京都交通安全責任課〉說的是未來真正的人沒有工作可做,全都交由電腦AI去處理,結果真人就只餘下負責任這項職能,擔任東京都交通安全責任課的員工,平日無所事事,但每人要負責若干架車,自己負責的車萬一出意外(那時交通全交由電腦處理,理論上交通意外差不多是零),就要背起責任離職,看到這裡真的噴笑。 〈令和二年的箱男〉,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篇,一個宅男為了玩Vtuber(即虚擬偶像那類東西),粗疏地在電腦做了個箱男,上載了條片便玩完了,誰知後來疫情要在家工作,公司資助買家居工作用品,他訂了張貴價電腦椅,用大紙箱送來家中,他忽發奇想自己扮起箱男,還誤打誤撞走在街上讓人拍了片,自此箱男不受原作者控製走紅了。 等等等等,無無聊聊但好有趣,但不知為何尾二兩個故事走了調,怪怪的不大有趣。
Title: 月影地帶 Author: 蘇珊.貝絲.佩弗 Publisher: 尖端 Release Date: 2015-4 Pages: 350 一直很喜歡《殞月之城》系列,一套三本都很喜歡,本來以為三部曲就完了整套書,誰知早兩年無意間讓我發現原來有第四集,但一本八年前出版的書,除非再版,否則不大可能買到,後來在圖書館網站找到這本書,不過上次去圖書館借書都唔知幾多年前了,還使用圖書證,不過己可以自己用機自助借書,今時今日係咪有身分證就得呢?想過就算,並沒有行動。 早前要去剛在今年6月開幕的將軍澳入境事務處新總部辦點事,在將軍澳中心行橋過去,事實上應該是繞了遠路,卻意外地路過調景嶺圖書館,查過這本書可在這個圖書館找到,便順道去借來看了。找到書後問職員是否用身分證便可借書,職員幫我查過,說我已開通了借書功能,不過資料唔update,壓低聲線問我appledaily個電郵仲有無用,咦,原來我當年用公司電郵登記,職員叫我去樓下填表更新資料便可借書了,都幾搞笑。 說回正題,這套書背景是有一天小行星撞擊月球,本來大家只是在後園邊燒烤邊看這天文現象,誰知小行星把月球撞離軌道,變得更近地球,結果影響地球潮汐大變,海嘯地震天災頻顏頻,一次過死了大量人,倖存者亦要在氣候大變和社會崩潰的世界掙扎求存,第一集是在市郊小鎮的故事,第二集是大城市的情況,第三集頭兩集主角滙合,所以我以為故事到此為止,第四集則是第一集主角的弟弟在安全之地的故事。 不過我對這一集較沒好感,那時安全之地生活條件較好,住在外面的都是所謂苦力,那些安民完全沒當苦力是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非常黑暗,短短幾年真的可以令人心如此變化?這個制度亦很不自然,看來不是太舒服。不過最後故事還是帶來點點希望。
Title: 告別 Author: 金英夏 Publisher: 漫遊者文化 Release Date: 2024-5 看見是韓國科幻,一心以為是我比較喜歡的韓國科幻小說家金草葉,都姓金嘛,後來才知道是我不喜歡的《殺人者的記憶法》作者所寫,唉! 金英夏是韓國非常出名的作家,但我就是不喜歡,像這個故事,說的是以為自己是人的機械人,是想談甚麼是人嗎?機械人的思想滙集成整體嗎?類似的議題都看過,這一本我不大知道作者想說甚麼,本來我是很喜歡看機械人的,像艾西莫夫的機器人系列,或最近看的《厭世機器人I、II&III》,但這一本只覺得有點扮嘢,好,係我膚淺。
Title: 和魔女共度的七天 Author: 東野圭吾 Publisher: 台灣角川 Release Date: 2024-5 不用查Google,一看這本書就知道是東野圭吾的近作,因為談的是AI。 故事背景應該是近未來,警察有些奇怪的裝置和查案手法,在很近的未來,科技和私隱會帶來更多問題,不過故事卻加入了換稟者。先是主角陸真的父親被謀殺身亡,陸真和朋友調查爸爸的過去,發現了爸爸另有女朋友,亦生下了女兒,這個女兒便是換稟者,即身體有缺陷,但卻有另一方面的天賦,兩母女住在研究換稟者的數理學研究所中,亦由此認識了所謂的魔女圓華,和她共度了七天調查父親的謀殺案。 圓華的天賦沒有明確說明,大致應是有超級感官和強勁的運算能力,所以看着輪盤轉動,便可以立即知道會落入那一個號碼,就連肌肉也似乎可完全掌握,可以投出自己想要的輪盤號碼,因為即使知道怎樣做才對,也要做到才可以,像我跟着攻略打機,常常都因為手殘而失敗,對身體的完全控制顯然也是一種天賦。 以下會爆一點雷。 故事最想談的是私穩問題,今時今日CCTV滿街已是常態,還加上人面辨識,對人的監視可謂無處不在,如果將來政府不只掌握了你的樣子,還有指紋甚至DNA,就更可怖,故事提到新技術可以以DNA來預測樣貎,政府要求全民登錄DNA,可能最初市民會反對,但如果女兒遭人姦殺,可能就會強力贊同全民登錄DNA了,將來我們會活在完全被監視的世界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