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我的櫻花戀人 Author: 宇山佳佑 Publisher: 春天 Release Date: 2021-4 Pages: 350 相當典型的愛情小說,基本上看了一點點開頭,已猜得到劇情走向,就是《一公升的眼淚》那一種,想來也不怕任何爆雷吧! 故事就是一對男女,男的傾心女主角,找機會和女的約會,大家互有好感,然後女的發現患了快轉式衰老症,比一般人快幾十倍衰老,女的為了不想男的見到自己變了老太婆的樣子,便狠心和男的分手,當然還要說了很傷人的話,最後臨死前,男的知道了,便為女的呈上最後的心意,表示愛她永遠不變,然後當然是女的懷着感激之心安詳死去,男的一直活在悲傷中。 故事太公式化,有時典型故事也不一定不好看,但真的完全沒有驚喜,人物的描寫也是一般般,所有都是意料之內,故事還談到夢想甚麼的,但亦很日劇那種,女的想做髪型師還有個原因,男的想做攝影師,跟本就沒想影甚麼,然後就是想成為配得上女主角的男人而去影相?唉!
評分
Title: 魔女復甦 Author: 中山七里 Publisher: 瑞昇文化 Release Date: 2020-2 Pages: 360 原來這一本才是中山七里真正的處女作,叫人驚艷的《連續殺人鬼青蛙男》雖是作者的出道作,但早在出道作得獎前兩年,已以這一本作品參加比賽甚至去到最後階段,可惜最後落敗,而本作早就見到《連續殺人鬼青蛙男》中老鬼刑警渡瀨和菜鳥刑警古手川的身影。 故事也是以恐怖的兇案現場為開端,死者差不多被徹底分屍,死狀可怖,主力調查的並不是老鬼刑警渡瀨和菜鳥刑警,而是一個叫槙畑的刑警,這個人物亦有很深刻的描寫,有自己的故事和過去以推進劇情,不過因為太獨特了,所以就沒有留下來,在《連續殺人鬼青蛙男》就不見了踪影。 以下有一點劇透,請自行決定是否服用。 故事有關藥物研究、人體實驗等,其中的神秘公司史登堡,說是德國在戰時以人體作實驗的可怖公司,不知是否所有有讀點歷史或看過電影《黑太陽731》 的人,都會立即火山心吐糟:那你們的日本部隊呢?事實上日本亦曾在中國進行人體實驗,其成果應是由美國和日本享用了,現在來寫間可惡的史登堡公司,是否有點那個? 只要不去留意這個問題,其實本書還是相當可讀,最後真相其實有點估到,亦沒有「逆轉的帝王」般反轉再反轉,所以這本書才落敗?
Title: 遺忘效應 Author: 喬.哈特 Publisher: 奇幻基地 Release Date: 2021-7 Pages: 352 因為博客來辦了個科幻書展,所以一口氣買了好幾本,和上一本《衛星男孩》以及前陣子的《最後的太空人》,可謂連看了幾本有關太空人的故事。 這一本的故事是講有一種新興病症羅氏症,疑似和空氣污染有關,患者會逐漸喪失記憶,亦會有暴力傾向,但不像老人痴呆,患者可以是任何年齡的人。主角吉莉安的丈夫患上此症,最後離她而去,而她的女子亦染上了,她便致力研究這種病症,希望可救回女兒,亦明顯取得相當成就,但卻面臨研究資金被徹的困境。 這時她前男友突然來訪,代表NASA要求她參與行動,因為太空站中工作人員似乎集體感染了羅氏症,更引發了一宗謀殺案,為了取後無限的研究資金,便忍痛離開女兒半年,踏上太空之旅,但面對的竟是謊言和誣陷。 故事其實都幾有趣,到底記憶是甚麼,失去記憶又是甚麼,失去記憶是否等於失去靈魂?簡簡單單幾個轉折便向終點直奔,有點美國商業電影的感覺。
Title: 樹冠上 Author: 理察.鮑爾斯 Publisher: 時報 Release Date: 2021-7 Pages: 632 這部厚厚的巨作,其實並不是我杯茶,用九個人物分頭敍事,最後有些人物會互相連結,有些則自己發展,同樣都是談到保育的問題,主要是以樹的多采多姿和睿智為中心,但人類卻大量砍伐樹木,破壞充滿生命力的原生林,其實最後肯定是讓人類走上絕路。 故事最後其實幾悲觀,覺得人類只顧眼前利益,看不到已經走上滅亡之路。不過和我的想法也很相似,自大的人類常常說甚麼地球病了,要挽救地球,其實要救的肯定是人類本身,天氣再惡化下去,人類難以生存,但地球會滅亡麼?以作者的說法,就是人類死光光,樹仍然會在地球繁衍,最後只有人類是輸家。
Title: 衛星男孩 Author: 衛星男孩 Publisher: 三采文化 Release Date: 2019-4 Pages: 480 買書時遇上博客來的科幻展,一口氣買了多本科幻小說,這是其中一本。 故事是以3個在太空出生的少年為中心,他們在月球二號太空站出生和生活,因為怕他們的身體受不了,所以要等到他們滿16歲,才可以回家——一個他們從來沒有踏足過的家:地球。臨近主角里歐16歲生日,他那不易親近的太空人媽媽上到太空站,計劃和他一起回地球,卻發生了連串意外,提早了他們回地球的日子,雖然很驚險,總算平安回家,但自出生開始便在無力空間生活的少年,身體要重新適應有重力的環境,殊不簡單,在這個過程中,更發現了隱藏在他們背後的大秘密⋯⋯ 這是一本很容易閱讀的小說,有驚險,有親情,有煩惱,談到家談到愛,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里歐回到外公牧場的家,外公送了一隻邊界牧羊犬給他,取名彗星,彗星是多麼的聰明活潑,但跟着里歐到高海拔的穹頂山休養,卻患上了高山症,變得懶洋洋,走路都搖搖擺擺的,活像里歐的倒轉版,結果彗星要回到牧場,里歐明顯也應回到他真正的家! 這本書也提到NASA的沒落,所有太空事務已由公司接管,但商營太空事務引發很多問題,似乎太空事務的商業化,變成了熱門話題啊!
Title: 交通警察之夜 Author: 東野圭吾 Publisher: 春天 Release Date: 2021-9 Pages: 254 又被騙了,原來這本書就是多年前由皇冠出版的《天使之耳》,想來多年後由另一間出版社取得版權,改了名字重新出版,這本書是由多個有關交通意外的故事組成,所以叫《交通警察之夜》也不能說錯,大陸版則叫《天使之耳:交通警察之夜》,但我覺得春天就是想人不知道這本就是《天使之耳》,簡介挑了非以前作為書名的〈天使之耳〉的另一短篇〈請通行〉,以這個故事的內容來介紹,我就不小心買下了,看着看着,怎麼好像看過,一查之下就發現上當了。 這本書初出中譯本時是2010年,是在我開始寫blog之前,所以也沒有記錄留下,今次再看,第一個感覺是:這本書好舊呀!翻資料這本書日文版於1991年出版,當時交警查案只靠地上留下的痕跡,以及要找目擊者,20年後,大部分車都有車cam,又處處都是CCTV,完全兩個世界啊。 故事也不是不好看,主題是交通意外,談的都是法例管不到的地方,例如隨便泊車、駕車態度隨便、在高速公路亂丟垃圾出車、行人即使亂過馬路也是由司機負刑責等,不知有多少問題20年後已有改善,但擴濶一點,只求自己方便隨便犯錯不理他人的態度,其實隨處可見,一樣可以引起共鳴,不過故事比較簡單,一個轉折就教訓教訓這些人,唔,今時今日看,就平淡一點了。
Title: 不可以 Author: 道尾秀介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21-8 Pages: 302 真的是很精采的推理小說,由三個故事和一個終章組成,〈不可以看弓投崖〉、〈不可以告訴別人那件事〉、〈不可以發現畫的謎團〉,三個故事都是以白澤市和蝦蟇倉市一帶發生的案件為中心,本來好像互相不大關聯的故事,最後竟反轉再反轉的連結在一起! 作者的手法也很新奇,故事埋下很多伏筆,故事本身已很曲折引人追看,最後會以一張相或圖片去解開謎團,本來我不大喜歡本格派精心布下詭計的風格,較喜歡社會派講人性的寫法,但這本幾個故事所布下的詭計並不超現實的複雜,多是以故事去布下迷陣去誤導讀者,令人忍不住努力推理,看完結局那張相,又要翻回之前的部分看看作者是怎樣寫的,非常創新的布局,看完後還會想,我解開所有謎了嗎? 故事就不詳述,以免影響大家看書的樂趣,最重要的是,除了欣賞作者的布局外,其實寫人性也很深刻,絕不是冷冰冰以詭計組成的故事啊!
Title: 反蘇格拉底 Author: 伊坂幸太郎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21-9 Pages: 313 以5個以小學生為主角的短篇故事組成的作品,但作品一點都不小學雞,談的都是大道理,甚至是無解的人生課題。 點題作〈反蘇格拉底〉,要說的就是人喜歡把人歸類,老師把這個學生視為一無所長,便會以這個目光去看去對待這個學生,結果慢慢學生就變成一無所長了,這個時候就要說:我並不這樣覺得!這不僅是小學生面對老師時要有的反抗,是所有人面對權威無根據的批評、指責時,都要勇敢地說:我並不這樣覺得,即使現實可能說不出口/容不下你說出口,但也一定要跟自己這樣說,否則,便會變成別人口中那個人,香港人切記! 其他還有談覇凌、教導應該用甚麼態度等等,用小學生的角度去談大問題,好看啊!隨書還附送出道20週年紀念別冊《無事終了》,很有趣的兩個發展的故事。
Title: 最後的太空人 Author: 大衞.威靈頓 Publisher: 獨步文化 Release Date: 2021-7 Pages: 384 一個令美國輸了火星太空競賽的太空人詹森,在任務中為了保護同僚,卻犧牲了另一個同僚,眼白白送了他上死路,從此放下了火星夢。二十多年後,卻重新被NASA召回,為了一個任務,就是與從外太空直直飛向地球的星艦接觸。這時NASA輸了火星一役,已被不斷削經費,一直再沒有派人上太空,沒有可用的太空人,詹森臨危受命,重新帶着幾個只訓練了幾個月的同僚上路。 路上遇上拼命超越他們早點接觸外星生物的Kspace太空船,這是民間商業機構,當他們到達時,卻發現空無一人的Kspace太空船,詹森決定深入外星異2I去救Kspace的太空人。 這本書很有趣的地方,就是說出了NASA和商業太空機構的不同,Kspace靈感來自何處好明顯,NASA講求安全,事事盡量準備萬全,Kspace講求靈活效率、現場執生。故事節奏都很順暢和緊張,只是外星生物的設定有點眼熟,我不是太喜歡,不會有「原來係咁」嘅讚歎。
Title: 十月終結戰 Author: 勞倫斯.萊特 Publisher: 新經典文化 Release Date: 2021-6 Pages: 424 這是一本很應景的小說,說的是一種不屬ABC型的致命流感引發全球危機,各國醯對致命病毒,不但是衞生問題,更引發各種經濟、政治問題,戰事一觸即發。最初是印尼的難民營中引發了集體死亡,主角亨利被派去調查,其實只是要去取檢體,本以為沒甚麼大問題,卻發現似乎是非常危險的傳染病,由是展開與病毒的對抗。 這本書的作者原來來頭不小,既是編劇,又是暢銷作家,著有多本非小說作品,像描寫阿爾蓋達組織和911的《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就拿下了普立茲獎,這本書的介紹文提到本來作者是要寫一個全球疫情引致的浩勢電影劇本,但「電影雖延宕未啟動,2017年萊特卻決定開筆寫病毒衝擊全球的醫療驚悚故事,2019年夏天他交出完稿,準備翌年春天出版,結果出版前一個月,中國的病毒擴散全球,美國也有了案例,等四月萊特的新書出版時,美國染疫確診人數已經超過8萬,小說所談的各種問題一一浮現,媒體紛紛問他:你為什麼能預言這樣一場災難?他的答案是所有醫療公衛的學者都知道這件事情早晚會發生。」真的很諷刺。 其實以小說來說,我覺得作者掌握節奏方面未做得好,有時跳去談主角的過去,篇幅過長很令人恍神,但因為故事太切身,所以很想讀下去,當然故事中的情節比現實惡化得更快,病毒更可怖,但不少情節均有在現實出現,例如各國的應對方法,以及陰謀論的出現,說病毒是由實驗室流出,只是美國以外,另一個主角由中國變成了俄羅斯,無辦法,這個故事早在2010年蘊釀,那時又怎會燒到中國的頭上,依然由俄羅斯做大反派。 故事中情況更壞,主因病毒更惡,死的人更快更多,但另一方面卻是人禍,各國互相指摘,更發動起網絡攻擊以及真正的戰爭,現實會如此走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