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寄生 Author: 蘿芮.珀爾 Publisher: 高寶書版 Release Date: 2020-6 Pages: 304 這本不知是否屬少年小說,主角是一群女中學生,在島上一間寄宿中學讀書,突然整個島被被稱為「毒克」的病侵襲,所有生物,包括樹木植物、野生生物以及人類都染上此病,病發後植物都異常生長,人類病發後亦有各種異常生長,例如臉上長出肉瘤、手上長出銀色鱗片、異常突出的肋骨等等,挺不過去的會死亡,存活的都各有異常,爆發「毒克」後,小島便被隔離,只定期送一些物資到島上,故事便是這班女生的生存故事,以及背後的真相。 其實都是頗常見的設定,一群人被困在一起面對殘酷的試鍊,然後背後有陰謀要發掘等,今次用疾病來串起,橋段不算新鮮,最重要是編排得是否好看,不過這本只算OK,都是大略預期中的內容,而最後解䆁也只是匆匆帶過,算是合理的,但就只是「哦」。
美國
Title: 遺忘效應 Author: 喬.哈特 Publisher: 奇幻基地 Release Date: 2021-7 Pages: 352 因為博客來辦了個科幻書展,所以一口氣買了好幾本,和上一本《衛星男孩》以及前陣子的《最後的太空人》,可謂連看了幾本有關太空人的故事。 這一本的故事是講有一種新興病症羅氏症,疑似和空氣污染有關,患者會逐漸喪失記憶,亦會有暴力傾向,但不像老人痴呆,患者可以是任何年齡的人。主角吉莉安的丈夫患上此症,最後離她而去,而她的女子亦染上了,她便致力研究這種病症,希望可救回女兒,亦明顯取得相當成就,但卻面臨研究資金被徹的困境。 這時她前男友突然來訪,代表NASA要求她參與行動,因為太空站中工作人員似乎集體感染了羅氏症,更引發了一宗謀殺案,為了取後無限的研究資金,便忍痛離開女兒半年,踏上太空之旅,但面對的竟是謊言和誣陷。 故事其實都幾有趣,到底記憶是甚麼,失去記憶又是甚麼,失去記憶是否等於失去靈魂?簡簡單單幾個轉折便向終點直奔,有點美國商業電影的感覺。
Title: 樹冠上 Author: 理察.鮑爾斯 Publisher: 時報 Release Date: 2021-7 Pages: 632 這部厚厚的巨作,其實並不是我杯茶,用九個人物分頭敍事,最後有些人物會互相連結,有些則自己發展,同樣都是談到保育的問題,主要是以樹的多采多姿和睿智為中心,但人類卻大量砍伐樹木,破壞充滿生命力的原生林,其實最後肯定是讓人類走上絕路。 故事最後其實幾悲觀,覺得人類只顧眼前利益,看不到已經走上滅亡之路。不過和我的想法也很相似,自大的人類常常說甚麼地球病了,要挽救地球,其實要救的肯定是人類本身,天氣再惡化下去,人類難以生存,但地球會滅亡麼?以作者的說法,就是人類死光光,樹仍然會在地球繁衍,最後只有人類是輸家。
Title: 最後的太空人 Author: 大衞.威靈頓 Publisher: 獨步文化 Release Date: 2021-7 Pages: 384 一個令美國輸了火星太空競賽的太空人詹森,在任務中為了保護同僚,卻犧牲了另一個同僚,眼白白送了他上死路,從此放下了火星夢。二十多年後,卻重新被NASA召回,為了一個任務,就是與從外太空直直飛向地球的星艦接觸。這時NASA輸了火星一役,已被不斷削經費,一直再沒有派人上太空,沒有可用的太空人,詹森臨危受命,重新帶着幾個只訓練了幾個月的同僚上路。 路上遇上拼命超越他們早點接觸外星生物的Kspace太空船,這是民間商業機構,當他們到達時,卻發現空無一人的Kspace太空船,詹森決定深入外星異2I去救Kspace的太空人。 這本書很有趣的地方,就是說出了NASA和商業太空機構的不同,Kspace靈感來自何處好明顯,NASA講求安全,事事盡量準備萬全,Kspace講求靈活效率、現場執生。故事節奏都很順暢和緊張,只是外星生物的設定有點眼熟,我不是太喜歡,不會有「原來係咁」嘅讚歎。
Title: 十月終結戰 Author: 勞倫斯.萊特 Publisher: 新經典文化 Release Date: 2021-6 Pages: 424 這是一本很應景的小說,說的是一種不屬ABC型的致命流感引發全球危機,各國醯對致命病毒,不但是衞生問題,更引發各種經濟、政治問題,戰事一觸即發。最初是印尼的難民營中引發了集體死亡,主角亨利被派去調查,其實只是要去取檢體,本以為沒甚麼大問題,卻發現似乎是非常危險的傳染病,由是展開與病毒的對抗。 這本書的作者原來來頭不小,既是編劇,又是暢銷作家,著有多本非小說作品,像描寫阿爾蓋達組織和911的《The Looming Tower: Al-Qaeda and the Road to 9/11》就拿下了普立茲獎,這本書的介紹文提到本來作者是要寫一個全球疫情引致的浩勢電影劇本,但「電影雖延宕未啟動,2017年萊特卻決定開筆寫病毒衝擊全球的醫療驚悚故事,2019年夏天他交出完稿,準備翌年春天出版,結果出版前一個月,中國的病毒擴散全球,美國也有了案例,等四月萊特的新書出版時,美國染疫確診人數已經超過8萬,小說所談的各種問題一一浮現,媒體紛紛問他:你為什麼能預言這樣一場災難?他的答案是所有醫療公衛的學者都知道這件事情早晚會發生。」真的很諷刺。 其實以小說來說,我覺得作者掌握節奏方面未做得好,有時跳去談主角的過去,篇幅過長很令人恍神,但因為故事太切身,所以很想讀下去,當然故事中的情節比現實惡化得更快,病毒更可怖,但不少情節均有在現實出現,例如各國的應對方法,以及陰謀論的出現,說病毒是由實驗室流出,只是美國以外,另一個主角由中國變成了俄羅斯,無辦法,這個故事早在2010年蘊釀,那時又怎會燒到中國的頭上,依然由俄羅斯做大反派。 故事中情況更壞,主因病毒更惡,死的人更快更多,但另一方面卻是人禍,各國互相指摘,更發動起網絡攻擊以及真正的戰爭,現實會如此走向嗎?
Title: 冰凍地球三部曲:寒冬世界、太陽戰爭、失落星球 Author: 傑瑞.李鐸 Publisher: 奇幻基地 Release Date: 2021-1/3 Pages: 430,446,430 故事以兩個人物的視角展開,一個是在國際太空站工作的艾瑪,另一個是一出場身處監獄,因為自己超越世俗的發明而入獄的AI專家,突然地球步入新冰河時期,慢慢凍結,而原因竟然來自外太空,以美國NASA為首,結合全球力量,組成了兩支隊伍,與這股神秘的力量接觸,以拯救地球。 故事背景是近未來,寫無人機、太空探索等等都媭好看,反而地球上那個唯一反派,感覺有點跌落俗套,就是故事總會出現一個自私自大、製造危機的角色。頭兩部曲是有點荷里活B級科幻片的感覺,但去到第三部曲,突然深奧了很多,還帶有Matrix的味道。 以下談及劇情。 地球危機是來自叫電網的東西,這個東西最大目的就是收割宇宙中的能量,所以以巨型的光伏電芯來收集太陽能,地球的小麻煩便以最簡單,最不花能量的方式處理掉,第一集和電網對戰成功,擊退了電網,奪回太陽,第二集則是電網的反擊,令地球走入絕境,最後電網提出交換,讓地球人出走去遙遠的第二個星球重生。 第三部曲則是在異星的生活,再遇危機,甚至會令全人類覆滅,但原來電網就是人類!中間關係到時間的重溯、類似Matrix的具現系統,這就有趣得多了,不過亦深得多了,要看多兩次再慢慢理解,但令這三部曲提升了不少!
Title: 白城魔鬼 Author: 艾瑞克.拉森 Publisher: 漫遊者文化 Release Date: 2007-7 Pages: 543 老老實實,這本一點也不像小說,比較像紀實故事,主題還要有兩個,就是1893年的芝加哥世界博覽會籌備實況,另一主題是那時期的一個殺人魔。 我相信作者花了很多時間心機去整合資料,亦相當注重歷史的真確性,但以小說來說,實在太沉悶了,兩條線交差來描述,除了時間和地點都是1890年代的芝加哥外,實在沒有任何交集。一邊以世博的總工程師伯漢為中心,另一邊以殺人魔賀姆斯為中心說故事,但大部分內容都是斷斷續續的敍述文,如流水帳般將那時期找到的事情交代出來,就是因為太忠於事實,所以實在很悶,而且又長又悶,完全沒有一本小說應有的架構。 中間一再想放棄,但轉念一想,我還是以比較有趣的方式了解了一段美國歷史,所以也就看完了,感覺是以前人心比較單純,很容易被騙,要掩飾罪行很容易。
Title: 午夜陽光 Author: 史蒂芬妮.梅爾 Publisher: 尖端 Release Date: 2021-1 Pages: 797 最近看的兩本書都非常厚,這本放在床頭看,看得更辛苦! 久違了的「暮光之城」系列作,基本上就是第一集《暮光之城》的故事,然後反過來以吸血鬼愛德華的視角去說故事,趁熱鬧看「暮光之城」系列已經是十年前的事,印象中這一套書是愈看愈好看的,翻一下當時寫的書評,其實感覺同今日依然一致,就是世界觀設定很精采,但故事拖得太長,那時我埋怨貝拉想想東想西想,很煩,雖然由愛德華的視角去說故事很有趣,但今日依然覺得愛德華自己在那裡自怨自艾,好煩。 不過依然喚起了我對「暮光之城」系列的熱心,差點想重溫一次,但看到之前的評語是「如果可以精簡三分一,會暢順點」,便打消了念頭。 總的來說,這本書依然一如暮光之城」系列,設定好,但拖得太長,如果可以精簡三分一,會暢順點!
Title: 無聲角落 Author: 丁.昆士 Publisher: 高寶 Release Date: 2018-8 Pages: 447 丁.昆士是少數我記得名字的西方國家作者,不過已經很久不見新作,最近逛博客來時突然發現了兩本新作,立即買來看。 不過不知是否近年看過很多這類型的作品,或真的只是記憶中的美好,這一本並不算很吸睛的作品,故事是一個聯邦密探珍,丈夫自殺身亡,但她完全不能相信丈夫是自殺,所以開始深入調查,卻惹來有人去警告她不要再查,否則會傷害她和找人強姦其兒子再將他賣去東南亞當性奴,珍沒有退縮,安排好兒子的安全後,隻身深入查出真相,真相是恐怖的科技發展,且不在此說破,不過這類設定,近年真的看得不少,所以這本書並沒有給我很大驚喜,非常不幸地同時在看的一本書,又是謀殺扮自殺,反而好像更刺激一點。 手上還有一本丁.昆士,希望這本會精采些。
Title: 天鵝之歌 Author: 羅伯麥肯曼 Publisher: 鸚鵡螺文化 Release Date: 2019-6 Pages: 567/534 上下兩冊厚厚的天鵝之歌,說的是核戰後的世界,作品寫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現在看來當然是有點過時,畢竟今天大家最怕的應該已不是核戰爆發,現在回看那時的普遍恐懼,初看時是有點不能投入。 故事由幾條線組成,主要是一個半瘋的女人老媽、有神秘力量的天鵝和巨人喬西以及前戰爭英雄麥克林上校和在扭曲中成長的小孩羅南。三條線交互發展,最後碰在一起。核戰爆發後,整個美國都變成廢墟,沒有即時死去的人努力掙扎求存,天鵝擁有神秘的力量,可以誘發大地的生命力,但天鵝都要經歷了七年的苦,才終於掌握自己的使命,重建這個世界。 故事很精采嗎?我覺得是有點古怪的,內裡包含了很多超自然的事物,例如天鵝的力量、神秘的玻璃環、類似魔鬼的怪物、該隱的面具等,也許作者意有所指,不過我看來有點天馬行空,但大致上來說,故事還寫得不錯,慢慢會投入其中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