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觸角失憶 Author: 羅素•班克斯 這是一本比較奇特的書,成本書就好像幾個人喋喋不休的在自說自話,老實講,是有點悶,但又確實傳遞了一些信訊給我去思考,但我想不同人看會看到不同的感覺。 我是很奇怪美國會這樣起訴人,完全是誘人犯罪式的陷阱,但依然可入罪,摧毀一個人的人生,因為這個人要戴着定位腳鐐過日子,不可離開這個城市但又沒有他可立足的地方,因為法律規定他不可接近小孩聚集的地方,所以只可在堤道下生活。 但我不太肯定這些是否事實,因為這本書說的就是真相不存在,只有你相信的真相存在,如此才可走下去,否則活着都像死人一樣。 好難評的一本書。
美國
Title: 如果那天我沒死 Author: 道格拉斯•甘迺迪 首先要提醒,我這段分享是有劇透的。 對這本書感情很複雜,說很好看嗎?我不會那麼說,但我非常十分很喜歡這本書,它很多地方觸動了我。 故事是一個中年男人,本來想當一個攝影師,但一直不能實現夢想,在一輪挫折後,終於屈服了遵循父親的安排去讀律師,成績頂好,一路暢通成為華爾街的律師,娶的老婆也是想當小說家的準藝術家,但一路走來,大家都與夢想愈走愈遠,成了又普通又庸俗住在郊區的中產,被孩子困住了。 兩個人厭惡自己,埋怨對方,老婆更紅杏出牆,搭上了準攝影師鄰居,終於男人一個錯手殺了奸夫,5分鐘之間,他失去了他原本非常看不起的人生!最後他捨棄了自己,親手自編自導殺了自己,扮作那個死於自己手下的攝影師,遠走西部小鎮,怎知卻真的一夜成名,成了炙手可熱的攝影師,但真相自然再次被掘出,他只好再死一次。 看完故事大綱,可能也不覺有甚麼吸引,但作者就是可以把你引入主角的心,與他同呼同吸,討厭生活,逃走,絕望,思考甚麼是人生,怎樣面對人生,甚麼是得甚麼是失。我的得着是不要厭惡現在,不要想着失去甚麼,要想自己得到甚麼。
Title: 骸骨之城、星燦、灰燼之城 Author: 卡珊卓拉•克蕾兒 另一套很有暮光之城感覺的奇幻青少年小說,建構了一個不一樣的紐約,原來正常的紐約市,背後有一個異世界,吸血鬼狼人精靈統統有齊,還有闇影獵人專門獵殺惡魔。本來以為自己正常不過的少女,一頭栽進了這個異世界,遇上型到爆的少年等等等等。 可能我不是少年了,看這類書總是不太投入,只有哈利波特是由心底裡喜歡,相比暮光之城,其實我覺得這個節奏比較快,但這本書一來便嘗試建立一個很複雜的異世界,反而一切變得很粗疏,暮光之城最初只是講吸血鬼這種奇異生物,所以反而營造得很有氣氛,令人易入故事。 看了三集,故事有吸引的地方,但很快便搞赤的疑惑,又有注腳覺得不是那一回事,故事稍為零散,唉,都不知是否追下去好?
Title: 12.21 Author: 達斯汀•湯瑪遜 趁世界末日之前,看看末日小說,這本12.21給我的感覺依然是逹文西那一類,有歷史背景,涉及一些科學理論,主角都是一些博士之類的年輕有為飽學之士,再加點追追逐逐緊張劇情。是,完全有那種公式感覺,不過又幾好睇。 今次個歷史背景甚至配合潮流,是近來大熱的世界末日,以馬雅長曆法第四紀結束為主調。引發故事的是一部古典馬雅時期的手抄本及傳染病致死性失眠症,又是傳染病!不過那些病患不會變喪屍,因為完全不能睡覺,也會有點暴力傾向,很快便會病死。 雖然是自創的疾病,但有很多似層層的說明,如解釋這是由普利昂蛋白引起,普利昂蛋白就是引發瘋牛症的元兇,最得人驚是這個病必致死,而且受污染的地方,沒法消毒除去普利昂蛋白,想像一下,就覺得情況十分嚴峻。 節奏明快又食潮流話題,最後如何即使大致估到我都不穿橋了,看得很高興就是了。
Title: 末日之旅(上,下) Author: 加斯汀•柯羅寧 這兩本厚厚的末日之旅上下冊,足足看了兩個星期!平日多是幾日頂盡一個星期幹掉一本,今次真的令我疲累不堪,揭完簡直有點憤怒的感覺! 故事橋段其實熟口熟面,就是生化危機嘛(插口說句,最近熱打bio6,好好玩),美國軍方聯同天真的科學家,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一種病毒,感染了便變成病鬼,一種力大無窮動作超快跳得又高又遠的怪物,非常暴戾,這種實驗自然以失控告終,於是美國失陷,只餘下零星的小社區,全世界好像也受影響了。 橋不是新鮮點子不重要,令我覺得憤怒是看了兩個星期,厚厚兩冊字體密密麻麻的,卻甚麼也沒解釋,一開始那個叫艾美的小女孩,描寫得煞有介事似的,但她那時只是一個窮媽媽的可憐女兒,還沒感染病毒,已令動物園大亂,修女受感召。 好了,天下大亂後,故事來到劫後剩下來的小小保護區,被世人遺忘的殖民地人民自求多福,努力生存了近一百年,這處的描述已很不細緻和不合理,像大家的衣物都很舊要循環再用,ok,但醫務室又有綳帶用,百年間如果不想方法生產布帛,我不相信可以還有綳帶用囉,即使是代用品!他們的武器又是如何生產呢?即使是弓箭和刀。欠了細節的刧後生活自然少了真實感,一切變成作者自說自話的地方,劇情任他推進。 好了神秘的艾美再次出場,引起保護區人民心靈種種變化,又是不知為甚麼,是艾美,還是那十二個之一巴柏寇克,我不明白,最後變成長征尋找事件的源頭,直至結局,一個個之前煞有介事布下的謎都沒有解開!怎不叫人憤怒,我最憎扮晒嘢卻無嘢,故弄玄虛的故事! 我嬲得立即上網找這本書的書評,出乎意料有很多,原來出版前找了很多blogger試讀,內容一面倒讚好,亦發現原來此書,這麼巨大篇幅的書只是三部曲的第一部曲,啊,原來還沒完,但這並沒平息我的憤怒,出色的幾部曲故事,每本都是完整的,而結合來看就更宏大。你看基地三部曲每本都好看,最近才看完的殞月危城系列,同樣是講文明滅亡的末日世界,就好看多了。
Title: 危城求生、微光幻夢 Author: 蘇珊•貝絲•佩弗 當初看殞月之城已很喜歡,它令我對現有的一切感恩,亦會諗下一旦遇上如此天災或喪屍橫行應如何應變(不會真的有用得上的一天吧),殞月之城發生在鄉郊,第二部曲危城求生則是發生在紐約這個大城市,感覺更貼近我們。 危城雖然是二部曲,但與殞月是同步發生的故事,同樣是月球被小行星撞歪了少許,更近地球,令全球各地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天災頻生,海嘯地震火山爆發,太陽被火山灰遮擋,氣溫驟降,作物難以生長。 住在紐約的少年艾力克斯在災難第一天就與父母失去了聯絡,只好帶着兩個妹妹掙扎求生。與米蘭達住的小鎮不同,在紐約有完全不同的求生方法,聰敏自尊心強的艾力克斯平時生活一板一眼,是個乖乖仔,但在這非常時期,竟然要去發死人財維生!種種經歷驚心動魄,又令人心酸。 第三部曲前二作主角相遇,擦出愛火花,最難得是在這種艱難時刻,看到的除了苦難,還有希望,最老土但亦最可貴是還有愛,有希望不是因為環境轉好,而是人令未來有希望,好像大家努力照顧懷孕的麗莎等。我不知真的世界未日來臨是否還可看到人性的可貴,但要在絕境中有未來,靠的一定是人。
Title: 127小時 Author: 艾倫•羅斯頓 老實講,這本書都幾悶,艾倫將他這段受困峽谷自行截肢求生的經歷斬件上,說少少受困情況,再加大段以往的各種活動經歷,互相交錯穿插,但不是很精采啦,只是覺得他遇上意外絕非遇然,以他那種亂衝亂撞的方式,其實一早死了也不稀奇。 看了超過四分三到截肢一段才節奏加快,但畢竟遭遇奇特,是可以一看的。
Title: 2010太空漫遊、2061太空漫遊 Author: 亞瑟•克拉克 好耐之前看了3001和2001,最近才再拿起2010同2061來看。 三大科幻大師中,我最愛艾西莫夫,克拉克多產,看了他幾大系列,如拉瑪和太空漫遊等,始終不是太喜歡,可能他科幻的比重較大,故事和人性無咁重,所以今日看來,好像沒甚麼大不了。
Title: 神擇基因 Author: 茱迪斯加菲爾德•李維史帝芬斯 好明顯這是達文西密碼的跟風作,跟據一些小小的事實,來推出一個龐大的陰謀或秘密,主角都是很有本事的專業人士,今次男女主角一個是電腦專家還有超勁的聽覺分析力,另一個是個地質學家,大秘密是人類文明的起緣,故弄玄虛一大輪,加上連場追殺的動作戲碼,也不能令人投入,秘密掀開來也沒有很大的震撼,應是水份太多,天馬行空得滯,不能像逹文西般好像真有其事,這本麻麻地。
Title: 一級玩家 Author: 恩斯特•克萊恩 原來我很喜歡看將虛擬世界結合現實的書,今次的一級玩家雖然沒Daemon那麼大野心,但說一個崩壞的近未來,人人躲在大型虛擬世界綠洲中,玩超級獵蛋遊戲,真的看得爽! 看一級玩家的開頭,真的嚇了一跳,怎麼又是由一個超級偉大同富有的線上遊戲創作人死去來開始?像極了Daemon,不過原來大有不同,這個遊戲設計師哈勒代的死,是展開了爭奪遺產的尋寶遊戲,大家要在綠洲中找尋哈勒代的程式彩蛋,第一個找到鎖匙打開三度門便可得到其鉅額遺產。 主角帕西法爾(分身的名字來的)在現實中活得很邊緣,於是立志要找出彩蛋,成為了獵蛋客,故事自然是其獵蛋之旅。因為哈勒代超級迷戀八十年代的電影音樂電視電玩,所以要獵蛋就要熟這些玩意。不過打死我也不信他可以在幾年間熟讀所有這些東西,就算是全職,一天看15小時,也只是看到二十集劇集,還要熟,即係要看幾遍,還要看電影,打熟遊戲機,我覺得在物理上根本不可能! 哈勒代是1972年出世的,照計我還大他幾歲,但可能真的有文化差異,香港的潮流文化又較貼近日本,所以這些建基於哈勒代愛好的尋蛋遊戲我就少了點親切感,如果這是我們熟悉的瑪利奧、排球女將、黃金戰士、三一萬能俠等,相信會看得更過癮。不過雖然隔了一度文化牆,依然好看,看各種遊戲典故,包括我最嚮往的地牢與龍(想玩好耐,但無腳玩)等,看得我津津有味,過三度門的設計固然精采,埋下的伏線引爆劇情更帶來意外驚喜。 簡單的背景設定,以至人物設定,完全壞人的六數人一夥,令故事稍欠深度,最後努力想說一點幸福存在於現實世界之類,也只是例行公事而矣,不過整個故事依然非常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