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Author: 陳廣隆 Publisher: 聯合電子出版 Release Date: 2019-5 Pages: 414 這本書最先是在FB上看到朋友的朋友即作者介紹,這才留意到,原post是作者講述出版這本書遇到的困難,假假地我也是出版業的兼職編輯,金庸又是我的啓蒙作家,自然留心起來,跑到書店買了回家。 不過其實這本書本身對我來說是相當嚇鬼的,我對厚皮精裝的書沒有好感,因為這種規格,令我只可以乖乖正襟危坐,雙手捧着書看,我喜歡臨睡前躺在床上看書,但這樣大和厚的書,基本上不可能躺着看,而且也不方便帶出街看,除了以前看過那本在排版和創作上都要特別配合的《星謎檔案》和《星謎檔案2:瞬移交鋒》,我這個實用主義者都不會買精裝書,書櫃中令我很苦惱的,還有那套新修版金庸,最初是沒有平裝的! 其次,有點意外是如此一本中國味濃的書,竟然採用了橫排,打開時真的有點意外,本來所有金庸小說都是直排的嘛,難道為了遷就那些人物武功能力表,應該直排都可以解決吧!再來就是分量,原來足足有二十萬字四百多頁,又多字又厚皮精裝,難怪出版報價價錢很貴。 評論內容前,先談談我看金庸的經歷,我是小學五年班開始看金庸,那時電視上正熱播鄭少秋版《倚天屠龍記》(一算便知我年紀!),看得很是興奮,我家大姊收到了男友送的《倚天屠龍記》小說,我打趣說小說有甚麼好看,難道一招一式寫出來嗎?姊姊說真的啊,還寫得很精采,只得11歲的我便捧起來看,這才知道原來書中的武俠天地如此動人!(順帶一提,我覺得《倚天》的武打場面是金庸作品中寫得最出色的,光明頂一役,武當山救張三丰一役,屠獅大會一役都精采到不得了!) 於是由此時開始,每個暑假媽媽都帶我去租書店租金庸來看,生日聖誕之類的禮物都是要金庸小說,書櫃中還有$14一本的舊版,每一本都反覆看到散開(有看過舊版的人應該都知道,本書會逐漸一小叠或一頁頁的跌出來,所以租書店會用大釘釘着近書脊的位。)當然幾套長篇看得最多,直看到隨便翻開一頁都可以看下去的級數,新修版推出,都一本不漏買回來讀完。不過瘋狂的歲月都是年輕時的事,因為看得太多,近年都沒有再翻了,直至看完這本《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又撩起了我的金庸心。 說回這本書,可以看出作者是多麼的喜歡金庸小說,那種熟悉的程度,沒有愛肯定不能達到,看着也覺得驚心動魄,作者首先有系統地分析金庸小說的武功設定,跨作品建立從內功、輕功、拳腳、兵器等各方面的基準,然後才真正比較各本書的人物武功功力,全部引小說中篇章以證明論述,相當嚴謹,我心中大概都有這個應該比那個厲害,那個應不及這個的感覺,看過作者的分析,大致和我的感覺沒有很大出入,但作者就能一步步推出結論,不像我只靠感覺。誰是武功天下第一呢?我是猜中了,不過這個人物應該都很熱門,就不在這裡說了。 看這本書是有兩種感覺的,一方面很有趣地一邊重溫小說內容一邊了解金庸角色的武功功力表現,但另一方面,作者超嚴謹的舉證分析,卻又看得有點頭昏腦脹,作者花了168頁去建立比較的基礎理論,是很有力和認真,但有時又真的讓我有跳過去的衝動,如果可以平衡一下,更精簡一點,相信會更易入口。反而我比較喜歡最後一部分的小品,就是拿幾個小說中的神奇武學來分析,例如獨孤求敗的武學理念,我一直覺得《神鵰》和《笑傲》中的獨孤求敗不是同一人,但作者又將兩者的武學理論分析得頭頭是道,真的可能是同一人。又例如聯手陣法的說明,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怎可能相剋的武功聯手會無敵,左右互搏如何可以各用一隻手使出一種本來是用兩隻手的武功,原來不是只得我這麼想!
武俠
Title: 武道狂之詩1-21 Author: 喬靖夫 Publisher: 天行者 Release Date: 2018-2 追《武道狂之詩》足有十年,今年終於迎來大結局出爐,於是由頭開始重溫,一氣呵成追到結局,百般滋味在心頭。 仍記得上一次看完11-14冊是15年頭,即三年前,那時真的很激動,武當由最初的像是邪道的瘋狂武者大壞人,在這一節中被朝廷清剿,在大炮火銃下依然不屈服,雖然難逃滅亡之路,但武者們的反抗驚心動魄,很令人亢奮。 今次看大結局前先來重溫整個故事,由2月尾一直看到4月尾,看了接近兩個月,看到武當被滅一段依然是那麼令人激動,但新一部分開始,故事卻好像開始走下坡,有點始料不及。 看着荊裂和燕橫一路成長,追着武當派要報仇,追求武道上的進境,是非常美好的事,另一邊武當派的人雖然狂得可以,但明顯有自己追求的夢,姚蓮舟、葉辰淵、錫曉巖以至一個一個在武當山倒下來的人,都是那麼有個性,全都「型到裂」。但來到最後一段,一來重心放了去朝廷的鬥爭,破門六劍走了上戰場,我個人不是太喜歡看戰爭故事,但仍只是不太吸引我罷了,我覺得最可惜的是姚蓮舟,怎可能變了去投靠寧王?這個可謂不食人間煙火的武者,竟然走去爭權?那武當山上的英魂為了甚麼犧牲? 可能因為破壞了我最喜愛的部分,所以最後一節故事看得不太投入,姚蓮舟變了,葉辰淵陪埋佢癲,只得錫曉巖還清醒,再加上我不喜歡看戰爭故事,最後一章對我來說是相當失望! 不想劇透,只說姚蓮舟最後的結局仍是我不想見到的,亦覺得他不會這樣做,否則最初就不會有武當在江湖上到處踢館的情況!是姚蓮舟變了? 現在很難評價這套小說,因為我很愛它,所以最後見它走了樣特別心痛,因為人物寫得出色,所以這些角色就有自己的生命,變了就很怪,唉!停留在14集對我來說最完美!
Title: 尋秦記 Author: 黃易 最近因為電視翻做《尋秦記》,看着看着結果去書櫃翻出多年前的《尋秦記》來翻看,我那套是特別版有號碼的,綿號還是齊頭200號呢! 記得那時有朋友介紹我看黃易,看了幾本都不算太喜歡,老是覺得黃易的文字不是太好,我那時是用不準確來形容,意思就是描寫不到位。直至看到《尋秦記》,才真的燃起追看的那團火,自從看完了金庸所有作品後,已久未有追書追得這麼熱烈。 如今再拿出來看,發覺第一集非常鹹書味,黃易的書是二級半就一向都知,但現在看第一本,隔不了多久小項又要出動,而且所有雌性都被項少龍迷倒,有人欲拒還迎,有人飛擒大咬,不是給男人看的鹹書是甚麼? 幸好接着的五本都把精力留在說故事,小項都只是間中出馬,女生依然只愛項少龍,但都比較說得過去,收納的女生實在太多,所以先殺了一些,如一很早的烏家賜的女人、陶方氏(?,真係唔記得)、大堆婢女、趙倩公主、趙雅等,然後有些就投閒置散如烏婷芳、趙致等。不過故事發展真的令人很緊張。 一向都覺得黃易故事結構不夠嚴謹,今天較平靜的看,更發現來來去去幾條橋,項少龍面對重重危機,結果剛巧偷聽到敵人或所謂朋友開大會討論對付自己的計劃,所以最後運籌帷幄,克敵制勝! 雖然沙石甚多,不過《尋秦記》還是很好看的,部分人物寫得很立體,如呂不韋、朱姬、小盤等,人物多,但很多人都相當有性格,龍陽居、韓闖、李園都很立體,反而電視劇就更差勁,故事長,人物多,大幅刪減可以理解,初段靠古天樂玩現代口語好好笑,但後面要說故事時就悶到想瞓! 這套《尋秦記》還是要推薦大家看的!
Title: 武道狂之詩11-14 Author: 喬靖夫 翻翻記錄,之前一口氣儲了10本才看的《武道狂之詩》是12年3月的事,隔了接近三年,才再儲了4本,這一套長篇好像也愈寫愈慢了! 真的很喜歡喬靖夫這個武俠世界,和以往看金庸、古龍、黃易很不同,金庸是我最愛的大師,古龍不是太喜歡,黃易最愛《尋秦記》,不過比較起來,也是顯得粗糙。喬靖夫這個武林,不是講俠之大者,是講追求武道的極致,武當派如是,破門六劍如是,大家用各種方法去追求,正或邪之間分界並不明顯,主角燕橫和荊裂要報滅門之恨,找武當報仇,但武當派卻是很純粹追求武道而已,會令你也喜歡這班人,反而那些追逐名利的人,才是真正的敵人。 描寫打鬥也與以往所看的武俠世界很不同,嘗試更為科學化和現代化,令武功的真實感更強,相信這和作者真的是習武之人有關,結合起來,就像《Matrix》既有好故事,拍攝手法又創新一樣,要數缺點,就是: 唔該寫快啲!
Title: 碳六十之劍[三之一] Author: 周顯 這本書啊,是一個同事介紹我看的,他說這本真的得,結果看後我要找他算帳。 只看頭兩頁,就覺得不對頭,先不說內容,行頭那幾千字,竟然一個一個人去介紹,每個幾百字講背景資料,看不到兩個我已起火,讀者怎會有興趣硬食資料,來個人名再作介紹,看了也不入腦,如果記者交份如此這般的稿給我,我肯定會彈稿兼狂抦。 好了,說到內容,我只可以用嘩眾取寵來形容,極度扮嘢,狂加血腥、變態,性等,只求不按常理出牌,但故事推砌到不得了,根本只是為古怪誇張而古怪誇張,情節完全任佢㘛,完全不能令人投入故事。 勉勉強強看完這本,算把啦,我唔會再睇三之二之類啦!
Title: 武道狂之詩1-10 Author: 喬靖夫 啊!儲了數年的十本武道狂之詩終於教我一口氣追完!有了苦追多年這個香港第一慢筆作品殺禪的經驗,今次一於不急於第一時間看,連追十本真的很過癮。 自廿多年前看遍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 笑書神俠倚碧鴛」後,多少年來除了一看再看三看,看至成套書破破爛爛外(真的很爛,阿女拿來看,我可以叫她隨手分一叠散開的給我),吸引到我的武俠小說,嚴格來說只得尋秦記一套,大唐雙龍傳勉強可以,如果短四份一會好些。 直至這個武道狂之詩,終於尋回第一次看倚天那種感覺,每場大戰都很有張力,之前一點一點建構,然後來一個高潮。還記得倚天是我第一套金庸,由天鷹教的揚刀立威,六派圍攻光明頂,趙敏打武當等,一場一場印象深刻。武道狂則是滅青城,盈花館之戰,打波術龍王,真的看得我喘不過氣來。 打固然寫得好,但最重要的是人物,破門六劍人人性格鮮明,各有不同,燕橫和童靜性格更在成長中,連武當派和波術龍王那些人也寫得有血有肉,反而王守仁就完美得過了頭,有點像郭靖般有如假人。 呀!怎麼辦?以後要一本本追了!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