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In格殺愛情 Author: 桐野夏生 一直有看桐野夏生的書,最初看的是Out主婦殺人事件,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那時還沒有愛上看日本推理,只是覺得這本書描寫那幾個原本平凡不過的主婦,終於在老公的暴力下反抗,錯手殺了對方,再合謀分屍等等,很失常但又很合理和悲哀,到現在還大致記得內容,不像很多書看完便忘記得一乾二淨。 當時不知書名加個Out是甚麼意思,今日也不知道加個In是為啥,兩本好像遙相呼應,但我又不覺得有很大關聯,事實上桐野很多作品也是說女性被壓迫。不過我是不大看書中之前之後那些導讀的,如果有說過我又不知,就真是失禮了! 說回正題,看這本很能理解桐野為何被人喚作黑暗女王,書中人人都是黑心的充滿惡意,看時真的有點寒意,但又不會令人很反感,不知是否因為她說的都是真的藏在人心深處的惡念,所以看來不會浮誇不真實。 女作家環和責任編輯青司搞出婚外情,分手時弄得很醜惡,亦鬧得很大,數年後,環要寫一本小說說愛情的抹殺,以另一小說家綠川未來男的一本自傳式作品無詬人為基本,所以便去追尋這本小說所寫介入未來男家庭的O子,想了解被未來男抹殺了的O子心態是怎樣。一路追尋下去,每個人都很古怪和黑暗,其實環本身也不是一樣嗎?
我的書櫃
Title: 麒麟之翼 Author: 東野圭吾 東野圭吾前後期的作品是很容易分辨的,有時完全沒看任何介紹,看見作者是東野圭吾就買回來看,看完大致就猜到是那時期的作品,我當然較喜歡後期的,不過不是說早期的不好看,只是早期較着重詭計的設計,後期則是寫人物。 這本麒麟之翼就是近至2011年的作品,屬於加賀恭一郎系列,加賀這個警察很有性格,看他踏踏實實的查案,將互不相連的小疑點小線索結集推理破案,過程就很精采(上次誰殺了她我可猜輸了!)。 不過要讓人感覺更深刻還是要寫人性,故事也是由一單凶殺案開始,一個死在東京橋麒麟像旁的男人,是在附近被人刺傷,再負傷走到橋上,很快警察便找到身懷死者錢包公事包的疑犯,但他也被車撞傷昏迷了,加賀一步步解開疑點,真相當然只得一個,我也例牌不穿橋。 到最後叫人感動的,是死者硬撐到麒麟像旁所要傳達的訊息,兒子悠人收到了,做到父親的遺願,但再也見不到父親的遺憾始終不能填補!
Title: 骸骨之城、星燦、灰燼之城 Author: 卡珊卓拉•克蕾兒 另一套很有暮光之城感覺的奇幻青少年小說,建構了一個不一樣的紐約,原來正常的紐約市,背後有一個異世界,吸血鬼狼人精靈統統有齊,還有闇影獵人專門獵殺惡魔。本來以為自己正常不過的少女,一頭栽進了這個異世界,遇上型到爆的少年等等等等。 可能我不是少年了,看這類書總是不太投入,只有哈利波特是由心底裡喜歡,相比暮光之城,其實我覺得這個節奏比較快,但這本書一來便嘗試建立一個很複雜的異世界,反而一切變得很粗疏,暮光之城最初只是講吸血鬼這種奇異生物,所以反而營造得很有氣氛,令人易入故事。 看了三集,故事有吸引的地方,但很快便搞赤的疑惑,又有注腳覺得不是那一回事,故事稍為零散,唉,都不知是否追下去好?
Title: 12.21 Author: 達斯汀•湯瑪遜 趁世界末日之前,看看末日小說,這本12.21給我的感覺依然是逹文西那一類,有歷史背景,涉及一些科學理論,主角都是一些博士之類的年輕有為飽學之士,再加點追追逐逐緊張劇情。是,完全有那種公式感覺,不過又幾好睇。 今次個歷史背景甚至配合潮流,是近來大熱的世界末日,以馬雅長曆法第四紀結束為主調。引發故事的是一部古典馬雅時期的手抄本及傳染病致死性失眠症,又是傳染病!不過那些病患不會變喪屍,因為完全不能睡覺,也會有點暴力傾向,很快便會病死。 雖然是自創的疾病,但有很多似層層的說明,如解釋這是由普利昂蛋白引起,普利昂蛋白就是引發瘋牛症的元兇,最得人驚是這個病必致死,而且受污染的地方,沒法消毒除去普利昂蛋白,想像一下,就覺得情況十分嚴峻。 節奏明快又食潮流話題,最後如何即使大致估到我都不穿橋了,看得很高興就是了。
Title: 三個歐吉桑 Author: 有川浩 退休之後生活怎麼過好呢?如果好像這三個阿伯那樣就好了,第一,要有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第二,要有事可做。 這幾個有型阿伯,各自有專長,走去偷偷行俠仗義,玩得相當過癮,再加上不好意思善良的孫子祐希和女兒早苗,這個組合有趣極了,亦溫暖到不得了,孫子和阿爺的互動,除了肯定對方的為人,還一個向對方學劍道,另一方就學打扮得較年輕,好有生活味,有川浩就是這點好看,生活中顯趣味,令你產生共鳴。
Title: 女記者手記 Author: 亦舒 再次中了亦舒的伏,原本藍襪子之旅後已決定不買亦舒了,但見這本是講女記者,話晒自己做傳媒,即管買埋呢本,唉!狠狠的中伏了! 看這本書,只有反感,這個年輕的亦舒,有哥哥作後台,薦了她去報館做記者,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埋怨,只重視自己感受,對工作一點也不認真,別人出糧給她過癮,好討厭。不要說今天80後沒責任心,這個40後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說她小女孩不懂世情嗎?但她是領人工的,恃着個個是認識的叔叔伯伯就胡來。 試想像如果當時我在這間報館工作,絕對勁憎這個不事生產的皇馬掛,別人做事她在玩!而且整本書沒故事性可言,就是她胡搞的記錄。 後來找了一下資料,原來這本書是亦舒年少時在報紙連載的,真的無言了。
Title: 光媒之花 Author: 道尾秀介 捱過了末日之旅,拿了道尾秀介這本光媒之花上手,兩三天就輕鬆看完了,看完還心頭暖暖的,一本好書就是有這種力量! 由六個短篇故事組成的光媒之花,各自有一個景像深刻在各個故事的主角心中,每個故事都互有關聯又獨立成篇,我最喜歡這種緊密相關互埋伏線的結構,最後一篇差不多之前所有主角都來參一腳,更過癮。 故事內容就不多說了,最感動我的,是最後一篇遠方的光中,第一篇的鬼迷藏那個男子,被這篇的女學生無意中開解了,很感人,同時知道第二篇送蟲的小男孩得到第三篇冬之蝶的男子的鼓勵和解放,有了遠大的志向,好高興。
Title: 末日之旅(上,下) Author: 加斯汀•柯羅寧 這兩本厚厚的末日之旅上下冊,足足看了兩個星期!平日多是幾日頂盡一個星期幹掉一本,今次真的令我疲累不堪,揭完簡直有點憤怒的感覺! 故事橋段其實熟口熟面,就是生化危機嘛(插口說句,最近熱打bio6,好好玩),美國軍方聯同天真的科學家,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找到一種病毒,感染了便變成病鬼,一種力大無窮動作超快跳得又高又遠的怪物,非常暴戾,這種實驗自然以失控告終,於是美國失陷,只餘下零星的小社區,全世界好像也受影響了。 橋不是新鮮點子不重要,令我覺得憤怒是看了兩個星期,厚厚兩冊字體密密麻麻的,卻甚麼也沒解釋,一開始那個叫艾美的小女孩,描寫得煞有介事似的,但她那時只是一個窮媽媽的可憐女兒,還沒感染病毒,已令動物園大亂,修女受感召。 好了,天下大亂後,故事來到劫後剩下來的小小保護區,被世人遺忘的殖民地人民自求多福,努力生存了近一百年,這處的描述已很不細緻和不合理,像大家的衣物都很舊要循環再用,ok,但醫務室又有綳帶用,百年間如果不想方法生產布帛,我不相信可以還有綳帶用囉,即使是代用品!他們的武器又是如何生產呢?即使是弓箭和刀。欠了細節的刧後生活自然少了真實感,一切變成作者自說自話的地方,劇情任他推進。 好了神秘的艾美再次出場,引起保護區人民心靈種種變化,又是不知為甚麼,是艾美,還是那十二個之一巴柏寇克,我不明白,最後變成長征尋找事件的源頭,直至結局,一個個之前煞有介事布下的謎都沒有解開!怎不叫人憤怒,我最憎扮晒嘢卻無嘢,故弄玄虛的故事! 我嬲得立即上網找這本書的書評,出乎意料有很多,原來出版前找了很多blogger試讀,內容一面倒讚好,亦發現原來此書,這麼巨大篇幅的書只是三部曲的第一部曲,啊,原來還沒完,但這並沒平息我的憤怒,出色的幾部曲故事,每本都是完整的,而結合來看就更宏大。你看基地三部曲每本都好看,最近才看完的殞月危城系列,同樣是講文明滅亡的末日世界,就好看多了。
Title: 千年之夢:永遠的旅行者 Author: 重松清 還記得幾年前玩「失落的奧德賽」時,對其中的千年之夢小故事,真的感動到不得了,一來那時很少這麼多字的RPG遊戲有中文版,二來本身這個遊戲頗有特色,出千年之夢這些小故事時,配合插圖式的畫面和多種形式的出字方式,意境極好,真的會令人感動到流眼淚。 但過了這些年,千年之夢終於出了書,不知為何,當年感動的感覺竟大大減少,難道少了畫面營造的氣氛,真的會影響可讀性?還是我對遊戲中出現的故事和對看書,會有不同的期望與要求?我自己也答不了。
Title: 劇團!Theater Author: 有川浩 也是青春感很強的小說,為追尋夢想而終日不務正業,到底是否在燃燒青春?有沒有意義?相信沒人可以回答,主角兩兄弟童年就受盡如此的父親之苦,幸好有強悍的母親照顧。 兩兄弟長大了,哥哥是超現實的社會人,弟弟則依然長大似的還在尋夢,兩個人的相處好有趣,最好的是有川浩為這個問題有一個不令人過份理想化又不會好冷酷的答案,看完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