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魔蟲人間
Title: 魔蟲人間1&2 Author: 陳浩基 Publisher: 城邦 Release Date: 2023-1 Pages: 203/281 原來《魔蟲人間》是作者十多年前的作品,和《遺忘.刑警》同期,都是作者出道時期之作,真的是兩本風格很不同的作品,我看的版本,兩本都是十多年後的增修版,可能因為這樣,完全沒有新手上場的感覺。 《魔蟲人間》是比較年輕人向的風格,學生+血腥+奇幻設定,一個宅宅的大學生,為了遇上暗戀的女高中生,每天一早到便利店「邂逅」她,慢慢和這個女生間中交談,有點認識,但某天發現有不知名的蟲子從後頸鑽入了身體,慢慢身體出現了變化,更發生了可怖的血案。另一條線則是私家偵探受聘去調查這宗血案,兩條線交織之下導向驚人的結局。 而《魔蟲人間2》則是作者新寫的續集,再次發生多宗驚人的大肚婆謀殺案,全都被剖腹取出胎兒,唯一有一個孕婦受害者則因為兇手殺錯女嫞而逃過一命,更成為目擊者,這個女人是黑幫頭目的老婆,為了找到兇手,她不惜投靠敵人警察,得到保護,但結局同樣出人意表。 為了不破壞大家的閱讀樂趣,就只寫這一點點,要追啊。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魔蟲人間1&2】陳浩基


S.T.E.P.
Title: S.T.E.P. Author: 陳浩基X寵物先生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15-3 Pages: 336 沙盒理論、try and error、平行世界、大數據等等等等,交織成這個疑幻疑真的故事,真的很精采。雖然是2015年的作品,但今天看一點也不會有out的感覺,而且全書真真假假,臨睡前看,害我熄燈瞓覺都還在想那一段是真那一段是假。 故事以近未來為背景,美國發展了一套Sabotage系統,將囚犯的詳細個人資料輸入系統,以模擬囚犯出獄的情況,系統會模擬成千上萬的「劇本」,以評估因犯是否適合放監,成為決定囚犯刑期的量刑指標,這套制度在美國大為成功,各國政府都派人來取經,這本書的四個故事,分別發生在日本和美國,所有情節都虚虚實實,看時要努力分辨,希望別跌落作者所設的陷阱。 主角之一美古身分神秘,看完一個故事,下一個故事又推翻前說,但最後所有線都會串連起來,完全沒有破綻,而且不只是一個推理故事,更談到大數據、政府監察、AI發展等等,大推!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S.T.E.P.】陳浩基X寵物先生


山羊獰笑的剎那
Title: 山羊獰笑的剎那 Author: 陳浩基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18-3 Pages: 380 再多看一本陳浩基,和之前看的兩本很不同,今次是大學校園故事,還是恐怖鬼故,但一樣很好看,依然布下了重重謎陣。 首先故事背景明顯取材自香港中文大學,在郊區佔了幾個山頭的大學校園,不是中大是甚麼?作者也是畢業於中大,應該比我低好幾年級,不可能在中大同時就讀,但自然很有親切感。故事發生在幾個學生去宿舍報到當晚發生的事,大家聊到宿舍的七不思議事件,繼而夜探宿舍,終於闖出禍,真的發生了不可思議的事件。 不像一般鬼故事,作者一邊嚇你一邊又布下各種線索,到最後反轉結局出爐,總是令你:「吓,原來係咁!」然後往回翻那時是怎樣描述的,連鬼故事都有很慎密的結構!這才是推理小說嘛,像《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那種,就真的完全無結構可言,處處留伏線,但作者自己都忘了,完全係吹到難以埋尾的狀況!以香港做背景寫的推理小說,真的以陳浩基居首(我看過的不算很多,但也不少),而者作者不是靠吹吹水水,寫些超能力、推理能力超強的主角(主角料事如神真的很易,但令人信服就好難,永遠是我估到你估到我估到你,總之主角就估到啦!)而是有很多資料搜集,很多證據來布局,看來特別實在,亦只有這樣,最後才會令人信服!這作品可謂絕不兒戲的大學校園靈異故事! 不只中大令我特別有親切感,好像在現場一樣,因為形容這座宿舍是要搭另一條巴士線,而宿舍外又有個雕像,又有路通往校外馬路,就像我住過的逸夫一宿一樣(我年代久遠,可能只是自作多情),當年我可是第一手用家啊,代入感更強,好耐未試過看青春校園故事這麼過癮了!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山羊獰笑的剎那】陳浩基



氣球人
Title: 氣球人 Author: 陳浩基 Publisher: 奇幻基地 Release Date: 2020-4 Pages: 348 看了一本陳浩基《遺忘刑警》欲罷不能,再看一本。這本是以一個有異能的殺手氣球人為軸心的短篇小說,最初是以高中生為對象,一萬字的奇幻刺激通俗小說,多年後才想推出氣球人小說,所以多寫了幾篇結集成書(詳情看作者的後記),所以這本書的寫作年期橫跨9年,看〈Shall We Talk〉,便知道一定是寫於2019年中以後。 作者說有人說他是社會派推理,如果看這本的話,我覺得比較像本格派推理,明顯很多個故事都設置了詭計去迷惑你,到最後你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很有日本那個號稱「逆轉的帝王」中山七里的感覺,可說是香港版的「逆轉的帝王」,短篇就是要做到這點才能令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故事內容就不多講了,閱讀的樂趣就是要被迷惑,香港真的出現了了不起的推理作家!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氣球人】陳浩基


遺忘刑警
Title: 遺忘刑警 Author: 陳浩基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21-8 Pages: 288 陳浩基再一次令我驚奇,一個香港土生土長的推理作家,寫香港的人物、場景、事件,舖陳一個結構嚴謹的推理故事,真的很精采,不用因為故事發生在熟識的環境而額外加分,本身就是很出色的作品! 題外話一下,最近學韓語,要預備一次發表,題目是購物,我隨便以我在博客來訂書的經驗來寫發表文,再說說喜歡推理、科幻小說,抄一些書名,完成!韓國人老師改完文章發回時,竟然問我是否認識陳浩基!我腦中連忙翻一下那一本書名我可以用韓文說出來,當然就是《13.67》了,我口窒窒的說십삼.육십칠,老師卻用國語肯定的說出13.67( 老師會說國語,但中文字應只懂一點),嘩嘩嘩,香港人陳浩基以作家的身分,紅到韓國,而我竟遇上一個熟識陳浩基的韓國讀者! 本作是陳浩基2011年參加「島田莊司推理小說獎」的首獎作品,這一個版本是十周年修訂版,是經過香港版、日本版等各種改版而結合成一個比較全面的版本,我又要慚愧的說,沒買香港版,卻走去台灣博客來越洋訂本香港作家寫的台灣版小說回來,書中一個個注釋都是給台灣人解釋一些香港的獨別用語! 故事以一個刑警在車上醒來展開故事,這個刑警以為自己剛調查一宗雙屍命案,卻不知這一宗命案原來發生在6年前,他失去了中間的記憶,一個記者𠥔找他訪問,以完成一個此命案的專題故事,過程中發現這宗命案似乎別有隱情。 這個故事精采在故事情節不斷反轉再反轉,所以我一定不可再多講劇情,但當你看完後,會發覺作者一直在不知不覺中舖陳線索,非常巧妙。以下會爆雷,強烈建議未看本書的人在此止步。     我覺得這本書唯一的缺點就是人物性格不夠突出,警察阿一和疑犯阿閻身分互掉,可能因為如此,阿閻的人物描寫感覺上有點前後分離,特別是形容他掛上面具時的冷漠,但故事中的他卻完全不是那回事,是人格解離所致嗎?阿閻人格解離可以理解,但最後連真正兇手都是人格解離,就有點「咁啱嘅」的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遺忘刑警】陳浩基


第歐根尼變奏曲
Title: 第歐根尼變奏曲 Author: 陳浩基 Publisher: 格子盒作室 Release Date: 2019-1 Pages: 314 陳浩基是難得的香港作家,甚至不用以看香港作家的心態,即支持本土作品去看,比起近十多年冒起的香港作家明顯是超班之人。 這本只是他多年來的短篇合集,有幾篇甚至標明是習作,不過當中都看到花了心思去玩一個短篇。其中最喜歡〈窺視藍色的藍〉和〈隱身的X〉,前者劇情反轉再反轉,原來是作者投稿「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的入圍作品,已是2008年寫的,是有關在網上透露自己生活點滴卻引來殺機的故事,放在十多年後的今天,一點也不過時,更發現今天人們會把自己更慷慨的分享到網上。 後者則是一個很好玩的故事,主角旁聽了課「推理小說欣賞、創作與分析」,教授與一眾學生玩了一個推理遊戲,要找出隱身的X,我就跟着一眾學生一起玩,我是估到答案,但不是完全解開所有謎,我覺得這個短篇可以列入這堂課作為教科書了! 不過因為是短篇集,水準難免有高低,或者應該說是否對我胃口,整體來說很不錯。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第歐根尼變奏曲】陳浩基



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
Title: 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 Author: 陳浩基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20-8 Pages: 333 陳浩基的作品很少令我失望,不過這一本是有一點點啦,不是說不好看,但就是少了一些陳浩基獨有的魅力。 和其他作品不同,這本書的背景設定在四百年前的歐洲,主角是一個喜歡周遊各國尋找民間傳說的貴族,3個故事都是把童話重新改寫,變成一個個推理故事,有趣是很有趣的,可從另一個角度看平時耳熟能詳的故事,主角是一個觀察力超強、料事如神的人,其實作者其他書都有這類角色,但一把背景移去了舊歐洲,就令人比較抽離,故事的推理是面面俱到非常周全,卻令我少了一份感動,觸不到心靈深處某一點,很難形容的感覺。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魔笛:童話推理事件簿】陳浩基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Title: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 Author: 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 Publisher: 獨步文化 Release Date: 2020-2 Pages: 416 非常大工程的一本書!這本書由5個故事組成,分別由日本、台灣、香港三地5個作家負責,本身是以都市傳說為定位,故事都帶點講鬼故的意味,但最「恐怖」的是5個故事互有關聯,不但都以筷和手臂有魚圖案的人這兩點互通,頭三個故事各自在日台港發生,最後兩個故事竟然可以結合所有情節在一起,完全發展成前後呼應,結構嚴密的系列,而這些故事是由三個地方的5個作家各自執筆的,非常神奇,因為自己也編過一些書,光想想當中編輯和作家花在協調和溝通上的努力,就覺得恐怖! 就像前面所說,這系列故事是以筷和手臂有魚圖案的人為中心的都市傳說,頭3個故事作者自行拿着這兩點創作,演化出三個各自有地方色彩的筷子傳說,然後兩個作者以此3個故事為基礎,接力組合翻轉,最後竟然可以將所有事情給了一個完美的解釋,不得不佩服最後執筆的瀟湘神和陳浩基,但我個人最喜歡的,是薛西斯的故事〈珊瑚之骨〉,寫兩個孩子因筷子儀式的結緣,那種罪疚感淡淡的卻很深刻。三津田信三的〈筷子大人〉是故事的緣起,不過就只是有點恐怖的短篇,日本鬼故味很濃。夜透紫的〈咒網之魚〉,個人覺得能力是5個作者中能力較弱的一個,但故事都寫得相當不錯,很有現時香港的地方色彩和時代感(我這一句評論反而感覺好鬼老土)。瀟湘神的〈鱷魚之夢〉,結合台灣的現實真的存在的沉在水庫下的小學,並以作者第一身小說作者的身分來說故事,特別有感染力。陳浩基的〈亥豕魯魚〉,陳浩基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這個故事感覺較輕鬆,但視點最闊,竟然可以包容了前面所有故事,勁! 這個三地作家接力寫作計劃,原本是要推廣華文推理,事實上確實做到了,我因喜歡陳浩基而買這本書,但我會找找其他幾個華文作者的書來看的。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三津田信三、薛西斯、夜透紫、瀟湘神、陳浩基


別相信記憶
Title: 別相信記憶1-4 Author: 孤泣 Publisher: 孤出版 Release Date: 2018-12、2019-4、2019-7、2019-11 Pages: 280、284、290、334 2018年8月,我寫了《智能生物/生命最後一分鐘》這篇網誌,沉痛的說,暫時要告別孤泣,因為對他期望很大,但作品的問題愈來愈多,所以就決定離開孤泣的世界。 2019年夏天,香港水深火熱,大家每晚都難以入睡,掛着碌電腦手機,看電視直播,FB上見到孤泣沒有再出那些金句,反而道出他對運動的真心和投入,而《別相信記憶4》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於是再次嘗試回到孤泣的世界,亦支持一下孤泣自己的出版社。 由《別相信記憶1》開始看起,竟有點意外驚喜,孤泣直接以自己為第一身,寫自己某天發現了過去的日記,竟然有3年真空期,真空期最後的文字是「別相信之後三年的記憶」。 真的是很有趣的開局,接着讀者便跟着作者去調查那三年的事情,例如找回賣波鞋的舊同事,已分手的前女友等等,連我這個半吊子的孤泣書迷,都覺得很有趣,因為作者的個人經歷,都多多少少出現在以前的作品中,這時跟着作者去調查,真的又熟悉又刺激。 可惜的是,真的去到解謎,也即全書的設定,卻看到很多不大說得通的地方,以下會談及內容,不想知道勿看。 故事是靈魂交換計劃,六人一組,可以霝魂互通,但主人有權不讓心進入,六人互通是像雲端一樣,大家可自由進出雲端,但別人的房間卻要主人容許才可進入,而且可以分身,既可一邊自己在做自己的事,同時又去了別人的腦袋,但和其他靈魂說話自己會像自言自語,這一個情況我己不甚明白,到底靈魂去了別人那裡時,自己會怎樣呢,看到別人的視覺,那自己呢,同時看到?一心二用?又曾經解釋到靈魂視角達人眼的極限188度,不像人本身大約只集中看到25度,但形容兩個靈魂的接觸時,卻往往像幽靈般在身邊出現,而不是在主人的身體中,不知是我問題定作者設定不夠仔細,總之看的時候就很不舒服。 第4集是和香港之夏同時發生的,作者可能感受太深,所以將香港的情況加了入故事中,除了日期,但始終和故事沒有太大關聯,即使結局提到最重要的是自由,似乎想和香港的情況呼應,但實在有點牽強呀。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孤泣還是未懂用故事情節去建立人物性格,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等,雖然看到一點進步,但依然很用力地用文字去說明,那些朋友的關係之類之類的,不應該要說明的啊,要讀者感受到才對。 對孤泣期望大,所以實在有點失望。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別相信記憶1-4】孤泣



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Title: 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Author: 陳廣隆 Publisher: 聯合電子出版 Release Date: 2019-5 Pages: 414 這本書最先是在FB上看到朋友的朋友即作者介紹,這才留意到,原post是作者講述出版這本書遇到的困難,假假地我也是出版業的兼職編輯,金庸又是我的啓蒙作家,自然留心起來,跑到書店買了回家。 不過其實這本書本身對我來說是相當嚇鬼的,我對厚皮精裝的書沒有好感,因為這種規格,令我只可以乖乖正襟危坐,雙手捧着書看,我喜歡臨睡前躺在床上看書,但這樣大和厚的書,基本上不可能躺着看,而且也不方便帶出街看,除了以前看過那本在排版和創作上都要特別配合的《星謎檔案》和《星謎檔案2:瞬移交鋒》,我這個實用主義者都不會買精裝書,書櫃中令我很苦惱的,還有那套新修版金庸,最初是沒有平裝的! 其次,有點意外是如此一本中國味濃的書,竟然採用了橫排,打開時真的有點意外,本來所有金庸小說都是直排的嘛,難道為了遷就那些人物武功能力表,應該直排都可以解決吧!再來就是分量,原來足足有二十萬字四百多頁,又多字又厚皮精裝,難怪出版報價價錢很貴。 評論內容前,先談談我看金庸的經歷,我是小學五年班開始看金庸,那時電視上正熱播鄭少秋版《倚天屠龍記》(一算便知我年紀!),看得很是興奮,我家大姊收到了男友送的《倚天屠龍記》小說,我打趣說小說有甚麼好看,難道一招一式寫出來嗎?姊姊說真的啊,還寫得很精采,只得11歲的我便捧起來看,這才知道原來書中的武俠天地如此動人!(順帶一提,我覺得《倚天》的武打場面是金庸作品中寫得最出色的,光明頂一役,武當山救張三丰一役,屠獅大會一役都精采到不得了!) 於是由此時開始,每個暑假媽媽都帶我去租書店租金庸來看,生日聖誕之類的禮物都是要金庸小說,書櫃中還有$14一本的舊版,每一本都反覆看到散開(有看過舊版的人應該都知道,本書會逐漸一小叠或一頁頁的跌出來,所以租書店會用大釘釘着近書脊的位。)當然幾套長篇看得最多,直看到隨便翻開一頁都可以看下去的級數,新修版推出,都一本不漏買回來讀完。不過瘋狂的歲月都是年輕時的事,因為看得太多,近年都沒有再翻了,直至看完這本《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又撩起了我的金庸心。 說回這本書,可以看出作者是多麼的喜歡金庸小說,那種熟悉的程度,沒有愛肯定不能達到,看着也覺得驚心動魄,作者首先有系統地分析金庸小說的武功設定,跨作品建立從內功、輕功、拳腳、兵器等各方面的基準,然後才真正比較各本書的人物武功功力,全部引小說中篇章以證明論述,相當嚴謹,我心中大概都有這個應該比那個厲害,那個應不及這個的感覺,看過作者的分析,大致和我的感覺沒有很大出入,但作者就能一步步推出結論,不像我只靠感覺。誰是武功天下第一呢?我是猜中了,不過這個人物應該都很熱門,就不在這裡說了。 看這本書是有兩種感覺的,一方面很有趣地一邊重溫小說內容一邊了解金庸角色的武功功力表現,但另一方面,作者超嚴謹的舉證分析,卻又看得有點頭昏腦脹,作者花了168頁去建立比較的基礎理論,是很有力和認真,但有時又真的讓我有跳過去的衝動,如果可以平衡一下,更精簡一點,相信會更易入口。反而我比較喜歡最後一部分的小品,就是拿幾個小說中的神奇武學來分析,例如獨孤求敗的武學理念,我一直覺得《神鵰》和《笑傲》中的獨孤求敗不是同一人,但作者又將兩者的武學理論分析得頭頭是道,真的可能是同一人。又例如聯手陣法的說明,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怎可能相剋的武功聯手會無敵,左右互搏如何可以各用一隻手使出一種本來是用兩隻手的武功,原來不是只得我這麼想! 喜歡這篇文章? 幫手「推」吓,分享給朋友吧!

【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陳廣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