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時間跳躍的你來自昨日 Author: 高畑京一郎 Publisher: 獨步文化 Release Date: 2024-8 想不到這本1996年的作品,接近30年後再版,同樣感動到我,題材是大路的時間旅行,近十多廿年穿越劇看得多,但這本書不會有熟口熟面的感覺,追看到凌晨5點完食。 故事由女主角翔香的視角出發,她發現自己掉失了星期一,記得星期日的活動,但睡醒了卻直接變成星期二,翻自己的日記,發現自己留下了留言,說要找若松同學商量,千辛萬苦取得若松同學的幫助,這才發現自己出現了時間跳躍的現象,要一起解開這個謎。 翔香有點莽撞,若松非常聰明但有點冷淡,人物建立得很立體,時間跳來跳去的,但不用畫個表都說明得清楚明白我覺得是很好的本格推理範例,有時見香港推理小說家很喜歡玩本格推理,但一大堆資料處理得不好,加上表列都難免消化不良,令我想起以前前輩教我寫人物專訪,不要把背景資料直接寫出來,而是溶入內容中讓讀者不自覺地吸收,這才是好文章。雖然寫的東西不同,但原則是近似的。 依着翔香的主觀時間線推進故事,但真正的時間卻忽前忽後,但故事結構卻很嚴謹,一直緊張到尾,難怪近30年後還可再版而不過時。
青春
Title: 書籤與謊言的季節 Author: 米澤穗信 Publisher: 尖端 Release Date: 2023-12 這本是《書與鑰匙的季節》的續集,仍是有點黑色的校園推理小說,不過今次是長篇,我都相當喜歡。 故事是校園出現了用烏頭花製作的書籤,烏頭花是劇毒,發現了此事的圖書館委員二人組調查書籤的主人和分發者。情節沒有驚天動地,兩個圖書館委員也是淡淡的,沒有很熱血,但我很喜歡這兩個人的人設,二人都是很聰明的人,亦互相知道對方很聰明,二人不是很好的朋友,有一條很明顯的分界,二人保持一定距離讓對方保有自己的私隱,但卻很了解對方的個性,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有這種朋友好正呀!
Title: 聽說桐島退社了 Author: 朝井遼 Publisher: 貓頭鷹 Release Date: 2013-9 Pages: 188 印象中這本書好像是這兩三年買的,卻原來是2013年的作品。 放了在書名的桐島,基本上沒有正式出場,全書7個以人名命名的故事,本來是以聽說桐島退社了這件事引發,然後一環接一環的述說一個個人物的故事,桐島是不是退社了沒甚麼大關係,故事描述了校園生活的生態,近來這類型的故事看過不少,這本可能是比較早期用學生的第一身角度去看校園的階級。 雖然近年看了不少這類題材的故事,但這一本由不同人物的角度出發,有的是在上層,有些在下層,交互看到不同的人在同樣環境下的不同心態,倒是很意思的對比,仍有新鮮感。
Title: 繼承遊戲、繼承之戰、最終賭注 Author: 珍妮佛.琳恩.巴尼斯 Publisher: 三采文化 Release Date: 2022-9、2022-12、2023-4 Pages: 416 非常十分極之典型的青少年小說,故事大致是說一個平凡窮困但好聰明的高中女生,媽媽死後寄居於同父異母的好心姐姐家中,一心打算如何在大學實際讀一門有謀生技能的學科,以獨立養活自己,誰知突然接到通知,超級大富豪死後,有遺產留給她,去到那個富豪的家聽遺囑宣讀,遇上富豪的四個英俊迷人各有特色的孫子,更奇怪的是富豪留給家人的只是極小量的資產,幾百億身家全留給這個女孩,女孩根本完全不認識這個富豪。 基本上這就是類似《暮光之城》的結構,獨特的少女遇上俊男,然後展開冒險,這本則是玩一場繼承遊戲,富豪留下一道道謎題,要這些少年人去解謎,這一方面又有點像《一級玩家》。 至於內容,大致上合格,起碼我立即買了第二第三本來看,是很好追的小說,但我年紀大,老是不耐煩少女的心事,謎題解來沒有好精采的感覺,只會覺得作者一定可以安排吧。這些幾部曲青少年小說,有條橋最難是持續寫得好,像《飢餓遊戲》簡直是質素直線下降,《暮光之城》反而愈寫愈好,這一本呢,後來兩本是開始悶,但無《飢餓遊戲》那般大幅下降。
Title: 弟弟 Author: 陳慧 Publisher: 木馬文化 Release Date: 2022-12 一本用姐弟的成長,來側寫香港變化的小說,投入其中,會看到香港各種時期的情況,以及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好像沙士來襲,考生要戴着口罩去考會考,自由行盛行,藥房遍地開花等等。作者是我前上司,是一個很敏感細膩的人,所以寫人物也寫得很㚼緻,細緻到我有點害怕。 首先,我不是很喜歡姐姐這個人,其實相當自我中心,常常看不起人,當然整個故事都是以她第一身來寫,不喜歡爸媽、交男朋友有時受傷有時嫌棄,一心疼愛弟弟,人物真的寫得很立體,但我應該不能和這個人做朋友,想法和行為都很極端任性,憤怒男朋友欺騙自己,但轉個頭對新交的男朋友也是隨隨便便,沒付上真心,這就是青春?一直深愛弟弟,但好像只想擁有他,弟弟想留在示威現場,她卻千方百計要拉他走,甚至用病來情感勒索,真的很討人嫌,但又很真實。 弟弟則是很觸動人心的人,看着他成長實在是非常有愛又聰明的人,最後陷入後雨傘的失敗感,特別令人心酸。老實講,我對2014年的社運並沒有太投入,只是旁觀,沒有第一身的感受,對弟弟的失落失望不敢說完全明白,但今時今日自然可以想像一二。所以這本書好看,但看下來實在很痛苦。
Title: 想成為一次元 Author: 朴相映 Publisher: 大雁文化 Release Date: 2023-7 Pages: 403 一個同性戀者生活在韓國,應該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吧。看很多日本和韓國的故事,都有談到中學生往往為了自己不會成為覇凌的對象,會盡量生活得像透明一樣,不去惹人注目,和身邊所有人維持着適當的距離,淡淡的生活淺談,不發別獨特的個人見解等,書中主角是一個讀書成績不錯,永遠的班長,但他有一個秘密,就是自己喜歡男人,所以活得更壓抑,沒交到知心的朋友,每天就是掛着一個和善無害的假面具上學。但他意外認識了一個男仔允道,慢慢瘋狂愛上他,卻又不敢表達,兩人曖昧了好幾年。 主角一方面被允道傷害,但另一方面,又傷害了一起成長的朋友泰瑞,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我喜歡這個故事幾個人物的描寫,3個男孩子以及主角因秘密而結交的朋友紋紋,每一個人都描寫得很立體,會讓你明白他們到底在想甚麼擔心甚麼愛甚麼恨甚麼,幾個人的學生生涯都是傷痕累累的。
Title: 想殺的孩子 Author: 李花兒 Publisher: 寂寞 Release Date: 2023-4 Pages: 254 故事主幹又是韓國的熱門話題:校園覇凌,一個女生的屍體在校園僻靜處被發現,兇手直指她的好朋友,疑兇卻不記得當時發生了甚麼事,但身邊人一個個跳出來道出不同的故事,有說她們是日日黏在一起的好友,有說兩者是從屬關係,疑兇一直把死者當奴隸使用,又有人說疑兇像魔鬼一樣會演戲陷害人等等。 作者透過電視台採訪、警方的調查、律師的詢問,讓每個人以第一人稱的方式道出自己的看法,是很有趣的寫法,一直看下來,我以為兩人的關係有如《模仿犯》中的高井和明和栗橋浩美,但到最後,疑兇記起了死者最後的說話,這才知道兩人的關係和《模仿犯》的二人只是表面相似,結局有點出人意表,但卻令人感覺相當空虚。
Title: 廣播社2紀實篇 Author: 湊佳苗 Publisher: 台灣角川 Release Date: 2022-5 Pages: 322 這本是《廣播社》的續篇,其實已不大記得《廣播社》說甚麼,看看自己的記錄,才喚回記憶,這本書評分是四星,但接續的這一本,我反而不是很喜歡。 延續上一本的設定,本來跑長跑的町田圭祐,因受了傷,雖然是靠體育推薦入田徑強校讀高中,無奈放棄了田徑,被朋友拉了入廣播社,上一本還有轉跑道後,改為在廣播社進軍全國比賽,這一本卻依然在受傷的困局中反覆感到痛苦,一時又在想別人怎樣看自己,一時又自傷自憐,看得有點嫌煩,是我太冷血嗎? 這個故事結尾寫到全部全國大賽都取消了,沒有寫明原因,但大家都知道因為甚麼(不知十年廿年後看的人是否還知道世界曾經因為一個病毒而停擺?再版是否要加注釋呢?),廣播社也沒有新人加入,這就是病毒下的校園日常?
Title: 我們需要死亡遊戲的原因 Author: 持田冥介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22-3 Pages: 287 【本園公告】 .遊樂器材具危險性,即日起全部拆除 .為了防止意外發生,即日起嚴禁任何球類活動 .因為影響住戶安寧,即日起禁止大聲喧嘩 .避免妨礙通行,即日起止騎乘各式車輛入園 結果公園裡空蕩蕩地再也沒有小孩玩耍。 我是被這段介紹文吸引買了這本書,這真是一個反映現實的描述,現在政府為了「市民好」,所以訂立各種形形式式的條文,結果是大家甚麼也不可以做了! 故事是講一班受到各種問題壓迫的學生,但他們不能明白說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只是屈在心中很艱難的過活,於是這些學生會被召喚到公園去,在那裡可以憑意念無中生有,大家就在那裡廝殺,但敗陣死去的人不是真的會死,自自然然就會復活,在廝殺中尋找和面對自己的問題。 我喜歡故事的設定,亦喜歡叫孩子們不用堅強也沒關係,可以找別人幫忙,但始終覺得故事情節不大流暢,亦不大可以利用故事去談這個道理,發揮得並不理想。
Title: 反蘇格拉底 Author: 伊坂幸太郎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21-9 Pages: 313 以5個以小學生為主角的短篇故事組成的作品,但作品一點都不小學雞,談的都是大道理,甚至是無解的人生課題。 點題作〈反蘇格拉底〉,要說的就是人喜歡把人歸類,老師把這個學生視為一無所長,便會以這個目光去看去對待這個學生,結果慢慢學生就變成一無所長了,這個時候就要說:我並不這樣覺得!這不僅是小學生面對老師時要有的反抗,是所有人面對權威無根據的批評、指責時,都要勇敢地說:我並不這樣覺得,即使現實可能說不出口/容不下你說出口,但也一定要跟自己這樣說,否則,便會變成別人口中那個人,香港人切記! 其他還有談覇凌、教導應該用甚麼態度等等,用小學生的角度去談大問題,好看啊!隨書還附送出道20週年紀念別冊《無事終了》,很有趣的兩個發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