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再見了,忍老師:浪花少年偵探團2 Author: 東野圭吾 查了一下,這本忍老師2是東野在1993年的作品,就算不查,也知道這是作者較早期的書,風格跟近年的作品是很有點不同的。 雖然較早期的書會近本格派一點,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但這本也不是本格硬派那類,而是輕鬆搞笑那種推理,忍老師就像柯南,總是會有案件在她身邊發生,搞笑的場口也稍嫌硬滑稽,但因為忍老師的性格實在太可愛了,所以一切缺點也可遮掩過去。 今次忍老師也是夥同兩個舊學生一起橫衝直撞去破案,加上兩個戀上她的刑警,熱鬧的幾個短篇故事,很快便看完了,看得也很高興。
3星
Title: In格殺愛情 Author: 桐野夏生 一直有看桐野夏生的書,最初看的是Out主婦殺人事件,那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那時還沒有愛上看日本推理,只是覺得這本書描寫那幾個原本平凡不過的主婦,終於在老公的暴力下反抗,錯手殺了對方,再合謀分屍等等,很失常但又很合理和悲哀,到現在還大致記得內容,不像很多書看完便忘記得一乾二淨。 當時不知書名加個Out是甚麼意思,今日也不知道加個In是為啥,兩本好像遙相呼應,但我又不覺得有很大關聯,事實上桐野很多作品也是說女性被壓迫。不過我是不大看書中之前之後那些導讀的,如果有說過我又不知,就真是失禮了! 說回正題,看這本很能理解桐野為何被人喚作黑暗女王,書中人人都是黑心的充滿惡意,看時真的有點寒意,但又不會令人很反感,不知是否因為她說的都是真的藏在人心深處的惡念,所以看來不會浮誇不真實。 女作家環和責任編輯青司搞出婚外情,分手時弄得很醜惡,亦鬧得很大,數年後,環要寫一本小說說愛情的抹殺,以另一小說家綠川未來男的一本自傳式作品無詬人為基本,所以便去追尋這本小說所寫介入未來男家庭的O子,想了解被未來男抹殺了的O子心態是怎樣。一路追尋下去,每個人都很古怪和黑暗,其實環本身也不是一樣嗎?
Title: 骸骨之城、星燦、灰燼之城 Author: 卡珊卓拉•克蕾兒 另一套很有暮光之城感覺的奇幻青少年小說,建構了一個不一樣的紐約,原來正常的紐約市,背後有一個異世界,吸血鬼狼人精靈統統有齊,還有闇影獵人專門獵殺惡魔。本來以為自己正常不過的少女,一頭栽進了這個異世界,遇上型到爆的少年等等等等。 可能我不是少年了,看這類書總是不太投入,只有哈利波特是由心底裡喜歡,相比暮光之城,其實我覺得這個節奏比較快,但這本書一來便嘗試建立一個很複雜的異世界,反而一切變得很粗疏,暮光之城最初只是講吸血鬼這種奇異生物,所以反而營造得很有氣氛,令人易入故事。 看了三集,故事有吸引的地方,但很快便搞赤的疑惑,又有注腳覺得不是那一回事,故事稍為零散,唉,都不知是否追下去好?
Title: 劇團!Theater Author: 有川浩 也是青春感很強的小說,為追尋夢想而終日不務正業,到底是否在燃燒青春?有沒有意義?相信沒人可以回答,主角兩兄弟童年就受盡如此的父親之苦,幸好有強悍的母親照顧。 兩兄弟長大了,哥哥是超現實的社會人,弟弟則依然長大似的還在尋夢,兩個人的相處好有趣,最好的是有川浩為這個問題有一個不令人過份理想化又不會好冷酷的答案,看完很溫暖。
Title: 誰殺了她 Author: 東野圭吾 本來一直以來寫書,特別是推理小說,大部份都想在不穿橋的情況下,談談自己的感覺,但今次看這本<誰殺了她>,好明顯就是作者要你去猜兇手,加上獨步的活動,自然要談結局了,請注意,以下內容 劇透,含雷 談結局前先談故事,這本也是東野圭吾較早期的作品,明顯將重點放在詭計的設計,後期則着重寫人,我是較喜歡他後期的風格,詭計是用來建立人物性格的,寫人,故事才可有血有肉,才更耐看。 可是今次有點不同,雖然以布局為核心,但寫法是在引領大家去推理,我事前完全沒看介紹,見是東野圭吾的書就買和看,所以不知是沒說兇手的故事,一邊看一邊已在想,今次就好像陪着死者園子的哥哥康正,一步一步尋找真兇,還在想自己有的資料比康正多,唉!原來真的要自己緝兇! 至於結局,我是很單純的,看完那一刻,先是有點愕然,找找後頁,真的沒有真兇,這才認真想想作者最後的提示,最重要自然是康正想看垃圾筒,然後說不看也沒關係,「因為我親眼看到那一刻。」 好了,那是甚麼,是安眠藥的包裝,左和右撇子撕開包裝的手法會不同!(真的嗎?怎想也覺得很難分辨,我用右手向外撕,有沒有人是向內撕的?)而康正親眼看到那一刻,即佳世子自服安眠藥的那一刻,她是左還是右撇子,自然一目了然,於是立即認定兇手是佳世子了。 我還在想,啊,還真容易,作者給貼示給得十足!上網查了一下,以找尋答案,才發現這麼簡單的說話,大家可以有這麼多不同的解說和推理,看大家的論述,真的好有樂趣,不比看小說本身遜色!我相信我應該還是用很膚淺的方法猜中真兇就是了!
Title: 境遇 Author: 湊佳苗 其實不能說這本不好看,不過,始終不能投入日本人對加害者親屬的歧視,以我香港人的角度看,真的好奇怪,怎可能覺得殺人犯的後代一定有問題,要贖罪,不能有幸福的人生,還要是社會風氣,大家理直氣壯的歧視,對像還可以是小孩! 之前都看過類似的情節,殺人兇手的家人受盡迫害,鄰居理所當然的指控,完全是一個社會現象,如果在香港即使歧視也不敢如此明目張膽吧,最起碼小孩是無辜的。 如此這般,代入感就不夠了,是罪犯後代會好震撼,但不會當成是自己的原罪吧,感覺不到她內心的痛苦,小晴就更令人火起(以下劇透),其實老早就估到是小晴幹的,陽子是自己唯一的家人,在最想放棄人生時,是對方扶着自己,怎還能生出報復的念頭,更應反思日本這種要家屬贖罪的不良風氣,而且這種被害者和加害者後代的故事,之前在其他書都看過,唔,看完後是:哦,咁囉! 湊佳苗之前贖罪就感受深得多,那四個少女被受害者母親指責害死自己女兒,她們也懷抱罪疚感長大,引出種種問題,這才是悲劇啊!
Title: 暗獸 續三島屋奇異百物語 Author: 宮部美幸 雖然宮部美幸的江戶系列不是我最喜愛的,始終隔了一重文化,對日本的古裝時代不太熟悉,但大師級人馬,作品不會不好看。 其實寫這些神鬼類作品,很容易流於你想點就點,隨便亂說一通便可(國王遊戲便是如此),但宮部美幸表面說的是神怪,但真正要講的卻是人性,有人性的黑暗面,亦有光明面,所以才會好看。 最喜歡的是暗獸那個故事,寂寞想親近人類卻招致滅亡,很無奈很感人!
Title: 浪花少年偵探團 Author: 東野圭吾 看了本書的導讀,知道這是東野圭吾二十年前的作品,雖然處理的全是謀殺案,但由性格率直的小學老師竹內忍做主角,卻總是很搞笑似的。 一共五個短篇故事,看下來其實滿輕鬆,你不會很想追着看,但也看得很高興,我不會說很了不起,總之是可喜的推理小品。
Title: 別相信任何人 Author: S.J.華森 剛看完交換,都是一覺醒來認不出鏡中的自己,交換是少年,這本是中年人。 克莉絲汀以為自己只是廿多歲,原來已經四十多歲,因為遇上意外,每早醒來都會忘記一切,有時以為自己是小女孩,有時是少女,但原來自己已婚,老公班恩一直照顧自己。但有個醫生奈許告訴她有本日記,第一頁就寫着:別相信班恩。 就是這句話,雖然很引人入勝,但令故事懸疑性大㵴,一開始就會懷疑班恩,拿放大鏡看他的一言一行,到最後結局多多少少也估到一點,大逆轉的感覺就弱了!
Title: 關於少女的殺人告白 Author: 佐藤青南 有點像告白的說故事形式,透過一個一個訪問對像,讓真相逐步披露,但不知為何書名會劇透呢! 謎樣的亞紀受盡虐待,努力逃離,卻一再受到至親的背叛,媽媽君枝的新男友杉本是禍患的根源,但原來杉本兒時卻又是虐兒的受害者,劇本一樣,媽媽再婚找到依靠,卻陷入痛苦的深淵,連自己的兒子也奉上了,母子二人捱了十年,施虐者死了,但兒子當仁不讓接棒,成為施虐者,母親覺得是自己害了兒子,所以默默忍受,甚至說謊來包庇他,覺得這是贖罪。 看到這處,立即覺得這位母親又做錯了,當初既不應連同兒子忍受虐待,後來對兒子的縱容,簡直就是將施虐傳承下去。 一直看到尾段,兒童諮詢所的隈部終於發現受到君枝的瞞騙,將亞紀再次送回虎口,引法例破門救人,看到已死的嬰孩香穗,明知是亞紀所殺,卻暗示君枝要她說是杉本所做。在他看來是給亞紀一個機會,不要成為殺人犯,畢竟她身心受的傷都太多了,同樣也是一種贖罪,因為他的誤判,亞紀和香穗延遲獲救,香穗甚至賠上生命! 看時你可能會認同隈部的決定,但他做的同杉本母親有甚麼分別?而最後,亞紀亦變成怪物,身邊的人會幫她除去障礙,她自己亦繼續傳承虐兒的使命! 看這個又會想起日劇愛母罪(mothers),都是講虐兒,都是講政策的無力,雖然都是悲劇收場,但還有希望,這本看來令人不寒而慄,但卻是很有說服力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