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來自新世界 Author: 貴志祐介 早年很喜歡貴志祐介的作品,但他好像在中文書中消失了好一段時間,一直不見有新作推出,直至去年電影《惡之教典》上映,原作終於推出了中文版,亦再次見到貴志祐介的新書,包括這本《來自新世界》,想不到竟然是未日小說! 故事是發生在距今千年以上的世界,那時的人都是用咒力生活,做各種事,例如拿東西、划船、製作各種器具等,甚至可以改變生物的基因,亦可用咒力統治周邊的生物,雖然咒力力量強大,但因有愧死機制和攻擊抑制,所以人類不能互相殘殺。但這些人生活的方式很像古裝時代,小村落式,沒有先進科技,人們都是走路和坐船,連通訊工具都沒有。形成一個很奇特的像古代的未來世界。 主角早季出場時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女孩子,升上了全人班學使用咒術,很有日本《哈利波特》的味道,與一班同學帶點反叛,闖了禍,不過這只是之後差點令人類滅亡事件的序幕。事情發展下去非常驚心動魄,早季挽救了人類,亦一步步找出現今這個世界的由來,和千年前的文明世界之間的關係。 橋當然不會穿,這作品可看出作者很有野心,想要建構一個全新的世界,所以亦花了不少筆墨去描述這個新世界,令故事早段不斷出現大篇說明的文字,老實說,緩慢的節奏和有點說明書感覺,令我初期很難投入。不知大家有沒有玩RPG遊戲的經驗,很多RPG一開始便是大堆文字或一條條片,要弄很久才真的進入遊戲部分,這本書便令我有這種感覺,很令人心焦啊!所以講開又講,我最愛的RPG就是《FF6》,一開始先打一場,一邊玩,一邊逐少講故事,舖排神妙,投入感大增!這套上下兩集,每本厚達四百多頁的作品,一開始有點開壞頭,不知有沒有人就是被早段的建構期嚇退了呢? 過了早段,故事漸入佳境,的確很緊湊,謎團亦一個接一個,相當好睇。最後真相揭盅,你又覺得人類的做法是對是錯?包括遠古人類(即我們現在)和當時的新世界人類,我答不到啊!
3星
Title: 古拉格57 Author: 湯姆・羅伯・史密斯 來到《第44個孩子》三部曲的第二本,本身也是一個完整故事,當然看完第一部曲先會更了解故事背景。 今集接上集,講的是李奧成了破天荒的部門凶殺案偵查部的成員,史太林死後,赫魯雪夫上場,有場秘密演說指之前史太林是嗜血的獨裁者,更有秘密警察被殺,一時秘密警察都人心惶惶。 一切報仇卻像針對李奧以前做秘密警察時偵辦的一件案子,仇恨之火亦燒到李奧身邊,而李奧本身亦受家事因擾,他收養的一對女兒是一件案無端被殺的人遺留下來的,大女兒仍恨李奧入骨,就此糾纏出今集故事。 不過來到這一集,各個人物都好像樣辦了一點,李奧依然是那麼天真,那個被害者家屬由牧師太太變成殘暴不仁的法老,亦非常離奇,到底她想要甚麼?好像就只想李奧痛苦,原因不像是因為他害死了自己老公,而是因為他以為李奧當年愛她想跟她私奔,但李奧竟然是無間道? 左雅恨李奧可以理解,但最後好像又莫明地消恨了,感情轉折我也覺得不太自然。
Title: 淪陷[松林異境2] Author: 布萊克・克勞奇 看這本實在有點中伏的感覺,先聲明以下有劇透,特別是連第一集也未看的人,不要怪我穿橋。 看第一集時,一直以為是推理小說,結果太震驚於原來這個是末日故事,沒有深思故事的設定,今次看續集,開始感覺到一個個問題。 故事接上一集,主角特勤局特工伊森來松林鎮調查同事失踪之事,遇上交通意外,醒來發現自己被困在松林鎮中,多番反抗調查,死過翻生,原來真相是時間已經過了二千年,科學家碧爾雀發現人類基因在異變,估計人類會滅亡,所以推行了大型生命中止計劃,把自己團隊和一群人急凍起來,二千年後再甦醒,建立松林鎮,養一班人成為鎮民,松林鎮被高山包圍,又有通電網隔開現時估計由人類演變成的畸人,碧爾雀就如上帝一樣。 今集是伊森成為了松林鎮的警長,原本明白到圍網後的人類世界早已完全消失,便乖乖做其警長,但最後都是受不了碧爾雀當人全是其操控的玩物,向大家說出真相。 中伏主要是原來故事還有排講,完全無心理準備,看完這本完全無看完一本書的感覺,當然最重要是有好多質疑,所以才會不滿故事未完。 奇怪的科學家,發現人類基因有變,不是想方法解決,而是雪起一班人,二千年後醒來,件事解決了嗎?這班人的基因不是還會繼續變嗎?物資儲二千年不變,真的很難理解,而且所有東西都變成消耗品,無論之前儲了多少,總有用盡的一天吧,完全不像想將人類永續下去,冬天要靠乾口糧,而且冬天接近半年,玻璃、車、汽油全部爛一件無一件,又不覺得佢地珍惜。瘋狂科學家保留了最後一班人,但咁又點呢?除了成為奸角,我看不到他存在的目的。 比起《羊毛記》,兩者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但這本書的人類保存計劃明顯粗疏得多,唉,還看下去嗎?
Title: 星移記 Author: 休豪伊 本來這本《星移記》是夾在《羊毛記》和《塵土記》之間出版的,中文版選擇出了《羊毛記》和《塵土記》,然後再出這本《星移記》,有好有不好,看完《羊毛記》,的確第一時間想看《塵土記》,但跳了《星移記》,的確有些地方看得不明不白,但另一方面,想像把《星移記》夾在中間看,又好像忽然沉了下去,起碼我在初段感覺是有點悶。 這個故事,就像其副題,「羊毛記 起源真相」,就是講這一切的起源,世界是如何毁滅,這些地堡是如何出現,不過看完《塵土記》,其實已知大概,寫到這裡,發覺還是先看這本好一點,看完《塵土記》再回頭看,大大減低看這本的樂趣。 畢竟《羊毛記》最好看是是茱麗葉,一直看唐諾有點悶,看到第十八地堡和十七地堡會較興奮。
Title: 金錢遊戲1&2 Author: 孤泣 一口氣看了多本孤泣的作品,殺手系列可能看不下去了,但新的這一個故事《金錢遊戲》又幾令人有追看的衝動。 故事其實與Apper系列相當近似,都是一些人參與了有錢人辦的變態遊戲。不過今次的遊戲像賭博多一點,灑血程度比Apper次一級。我覺得作者在設計這些遊戲和破解上都花了很多心思,定規則,留下漏洞,主角如何找出致勝關鍵等,整個故事回歸到鬥智的過程,令人有追看的衝動。 單品看這本書是相當不錯的,主角仇守秀的性格也有相當描述,不過都十分有孤泣主角的味道,我覺得大部分主角骨子裡的性格都很相似,只是套了一個不同的背景,還未能令角色一個個各自活過來。而且這本最後又回歸Apper,雖然幾好看,但難免令人擔心這個模式會一直重複下去。何時才再有《低等生物》那種全新的故事?有一起高歌《海濶天空》這種自然令人感動的場面?
Title: 殺手世界04 Author: 孤泣 看到這一集,更了解到自己不是太喜歡殺手系列的原因,主要是較做作和故事性較弱。今集講的是大陸殺手集團想吞併香港市場,所以派了殺手來香港殺香港的殺手,中間又有大陸集團本身的內鬥(同政治現實一樣?),橋扭了兩扭,接着便是殺手合作去殺其他殺手,最後宣揚的依然是男人的友誼。 其實這許多集下來就是殺手間的比拼,動作場面要寫得好並不容易,像金庸般打得好像你在現場一樣又不只是「拳打腳踢」,真的很罕見,喬靖夫是我繼金庸後最喜歡的武俠小說作家,紅如《暮光之城》,不知與翻譯是否有關,所有打鬥場面像加了紗,只知打來打去,所以拍成電影才較好看。說遠了!主要想講是故事性不強,而又打得不夠好看,所以我覺得這一系列明顯較弱。 其實現正在看金錢遊戲,比較起上來有點東西想說,不過在金錢遊戲才說吧。原本想給2,不過一直看下來有少少感情,給個慣性感情分3吧!
Title: 第44個孩子 Author: 湯姆・羅伯・史密斯 這本書塞在書櫃深處有一段日子了,拿來放在厠所看,竟然相當好看(一般放在厠所看的都是較悶,不會太追看的書),難怪有一陣子這本書是幾紅的。 雖然是英國作家,但故事背景是五十年代的俄羅斯,那個極權統治下的俄羅斯,我不知道寫得有多真實,不過作者的確描繪了一個非常恐怖的俄羅斯,主角李奧原本是國家英雄,是真的愛國的人,帶點天真的愛國,是國安局的要員,後來因為對國家盲目服從開始動搖,被同事陷害被流放,同時發現國家有個專殺小孩的殺人犯,但國家卻不承認有這個殺人犯的存在,因為在完美的社會主義下是不會有這種犯罪行為。李奧一邊懺悔自己過去的行為,一邊追查這個殺人犯,最後就不劇透了。 李奧和其妻子瑞莎這兩個角色寫得很好,李奧在體制中慢慢覺醒,以往美滿的生活完全是包覆在謊言中,瑞莎亦從新認識丈夫,再以查連續殺人案為軸發展,雖然最後查到真兇有點兒戲,不過都很好看。
Title: 殺手世03 Author: 孤泣 好像忘了,原本不是太喜歡殺手世界這個系列,02是因為寫了一個我認識的人,所以買來看了,後來逛書局不知不覺間又買了03和04,OK,睇埋佢。 故事是以作者本身為視點,作者是香港殺手組織的一員,今集是講一個台灣殺手組織入侵香港,於是香港方面派出代表比賽,迫他們撒走,當然比賽項目就是鬥殺人。 以前不太喜歡這系列,是覺得太刻意營造那種男人的友誼,像電影《鎗火》那種感覺,而且殺手組織真實感亦不夠強。今集少了刻意營造男人的友誼,反而罪與悲哭出生入死的感覺強了,但另一方面,卻愈來愈像《Apper》系列,都是拼了條命去比賽之類。 這個系列比較奇怪,感覺好像是《Apper》系列的附加品,有點關連,但特色不夠強烈,《Apper》明顯有一個Apper遊戲作重心,雖然來到第三集已見疲態,就像《饑餓遊戲》去到第三集已急轉直下。殺手世界以殺手為中心,但老是糾纏於《Apper》背後那個組織的陰謀中,個性就不夠強烈了。
Title: Apper3人性遊戲 Author: 孤泣 當初是《Apper人性遊戲》讓我認識孤泣,之後陸陸續續看了一些他的作品,今天連這個系列也來到3了! 故事是說參加了兩次人性遊戲的岳隨心,因為女兒被擄,所以參加了第三屆人性遊戲,與戰友一起鬥智鬥力,終於救回女兒,故事就是如此簡單,最重要的當然是看過程。 孤泣是少數我經常看的香港作家(不過香港真正的小說作家也不多就是了),這一本也看到作者很用心的編排各種人性遊戲,而且是真的把心思用在遊戲構思和如何設陷阱以及如何脫出陷阱,沒有了之前我估你估我估你會咁做那種所謂鬥智的場面,不是只用口說說這個人很聰明很會估算人的想法,而是更實在的有如何觀察,如何計算勝出機會等等,基礎紥實了很多。 不過孤泣對我來說已不是新人,開始對他有更多要求,始終人物描寫方面都是較表面,比較喜歡不斷自己用寫的來告訴讀者這個人的性格,例如倩俐靜就不斷說她是如何善良,心無雜念,先不說人物不夠立體,像郭靖般完美得像個假人,寫的方法也未達上乘,人物性格不是作者說了算,而要用故事去建立,自己不斷重複說反而有反效果。 另一樣都是與甚麼也寫出來有關,看作品會覺得作者仍有一顆純淨的心,常常想着愛可戰勝一切,其實我亦很喜歡這種樂觀的態度,但又是犯了甚麼都用寫來說的問題,寫了多次愛可改變一切之類,這就真的有點多了,同樣要用故事去表現啊! 說了這許多,不是說這本書不好看,反而是因為喜歡孤泣,珍惜這個香港作家,所以更想他進步,但人性遊戲來到3,好像變化已不大,我最喜歡的作品,還是未成系列的《低等生物》。
Title: 高校入試 Author: 湊佳苗 湊佳苗很喜歡嘗試不同的表達方法,好像《往復書簡》就以一來一回的書信來說故事,今次以各個人的自述來說故事,也非道次,但自述的人非常多,人人都來加把口,而每個人之間亦以留言版上的留言來間隔,一開始真的看得頭都暈,要參考前面人物關係表,其實都幾影響閱讀的節奏,我不是太喜歡。 故事是講高中入學試,一試定一生,對學生來說很重要,但很多負責人卻馬馬虎虎,做成別人的不幸;躱在網絡後方,匿名隨意留惡毒的說話,殺人不見血。於是有人揚言摧毀入學試。 我看來不會很震撼,畢竟我完全不認同讀甚麼學校會影響一生,要如何走是掌握在自己手,這麼多人煞有介事的,實在很無謂,不過回心一想,香港人一樣為升中抽獎換樓、做校工等,其實情況一樣。 而且因為用上分割式人人自述,我覺得大大影響故事人物的塑做,讀者的投入感都降低不少,如果不是這種寫法,我可能會給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