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不存在的女兒 Author: 金.愛德華茲 Publisher: 木馬文化 Release Date: 2007-4 Pages: 416 這本書在書架上肯肯定超過十年,當年是很熱門的小說,不知為何買了回來卻一直丟在書櫃,又不知為何突然把它拿出來看。 陳年書,說的也是陳年事,故事是以六十年代為背景,男主角醫生,其太太在一個大風雪的晚上突然要生產,小心把太太送到其診所,產科醫生卻發生交通意外來不了,只好自己上陣接生,助手是暗戀他的護士,結果太太生下了一對龍鳯胎,男的正常漂亮,女的一看就知是唐氏兒,醫生因為自己的妹妹就是唐氏兒(果然是遺傳病),母親為此受了不少苦,妹妹也因心臟問題早逝,母親不久亦去世,有此心結,醫生立即決定叫護士送走女兒去專門接收這類兒童的機構,然後欺騙太太女兒夭折。護士帶着BB到達那個機構,卻發現情況並不理想,最後帶着BB離開,自己撫養。醫生方面,太太始終走不出喪女之痛,家中也被這個謊言影響,家人關係始終隔着一層屏障。 看這本書,其實我不大投入,始終是幾十年前的狀況,照顧唐氏兒的辛酸可以想像,但醫生這家人卻因為這個不存在的女兒而崩潰卻怪怪的,只覺得每個人都只覺得自己不幸,看不到別人的付出,難道家中自然有一種難以言傳的氣息?總之,我是不太能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所以整本書只是普普通通,不明白當年為何那麼火。
3星
Title: 祈念之樹 Author: 東野圭吾 Publisher: 春天 Release Date: 2020-3 Pages: 448 本來人生沒甚麼期望,過一天算一天的玲斗,被刻薄的老闆趕走了,還沒有付清工資,因為知道老闆又想騙人,便打算自己偷走那些財物以抵工資,又讓老闆沒法騙人,結果卻被捕了,突然卻冒出了一個親戚千舟,說是母親的同父異母的姐姐,為他擺平了案件,但條件是要遵從千舟的命令,就此胡裡胡塗的當上了樟樹的管理人。 這棵樟樹是神木,傳說只要向它祈願便可實現,當上了樟樹管理人,千舟卻不告訴他樟樹的秘密,慢慢在發掘的過程中,他更了解自己家族的過去。 樟樹的秘密是甚麼且不在這裡談,作者想講的是甚麼是傳承,跟着主角以及幾個祈念者,去想想甚麼是傳承,帶點奇幻的推理小說。
Title: 別相信記憶1-4 Author: 孤泣 Publisher: 孤出版 Release Date: 2018-12、2019-4、2019-7、2019-11 Pages: 280、284、290、334 2018年8月,我寫了《智能生物/生命最後一分鐘》這篇網誌,沉痛的說,暫時要告別孤泣,因為對他期望很大,但作品的問題愈來愈多,所以就決定離開孤泣的世界。 2019年夏天,香港水深火熱,大家每晚都難以入睡,掛着碌電腦手機,看電視直播,FB上見到孤泣沒有再出那些金句,反而道出他對運動的真心和投入,而《別相信記憶4》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於是再次嘗試回到孤泣的世界,亦支持一下孤泣自己的出版社。 由《別相信記憶1》開始看起,竟有點意外驚喜,孤泣直接以自己為第一身,寫自己某天發現了過去的日記,竟然有3年真空期,真空期最後的文字是「別相信之後三年的記憶」。 真的是很有趣的開局,接着讀者便跟着作者去調查那三年的事情,例如找回賣波鞋的舊同事,已分手的前女友等等,連我這個半吊子的孤泣書迷,都覺得很有趣,因為作者的個人經歷,都多多少少出現在以前的作品中,這時跟着作者去調查,真的又熟悉又刺激。 可惜的是,真的去到解謎,也即全書的設定,卻看到很多不大說得通的地方,以下會談及內容,不想知道勿看。 故事是靈魂交換計劃,六人一組,可以霝魂互通,但主人有權不讓心進入,六人互通是像雲端一樣,大家可自由進出雲端,但別人的房間卻要主人容許才可進入,而且可以分身,既可一邊自己在做自己的事,同時又去了別人的腦袋,但和其他靈魂說話自己會像自言自語,這一個情況我己不甚明白,到底靈魂去了別人那裡時,自己會怎樣呢,看到別人的視覺,那自己呢,同時看到?一心二用?又曾經解釋到靈魂視角達人眼的極限188度,不像人本身大約只集中看到25度,但形容兩個靈魂的接觸時,卻往往像幽靈般在身邊出現,而不是在主人的身體中,不知是我問題定作者設定不夠仔細,總之看的時候就很不舒服。 第4集是和香港之夏同時發生的,作者可能感受太深,所以將香港的情況加了入故事中,除了日期,但始終和故事沒有太大關聯,即使結局提到最重要的是自由,似乎想和香港的情況呼應,但實在有點牽強呀。最重要的是,我覺得孤泣還是未懂用故事情節去建立人物性格,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等,雖然看到一點進步,但依然很用力地用文字去說明,那些朋友的關係之類之類的,不應該要說明的啊,要讀者感受到才對。 對孤泣期望大,所以實在有點失望。
Title: 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II被囚禁的殺人魔 Author: 志駕晃 Publisher: 尖端文化 Release Date: 2020-1 Pages: 270 繼續上一本《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的故事,上一本是男友的手機掉了,很快有好心人拾到交還,怎知卻被高明駭客盯上了,引出一連串恐怖事件,最後那個駭客兼殺人魔落網。 今集不知是否參考了電影《沉默的羔羊》,因為發生了虚擬貨幣外流事件,為了追查這案件,網絡犯罪對策課的刑警桐野,也即是男主角,與落網的殺人魔打起交道,因為他與疑犯似乎曾經接觸過,亦熟悉暗網的一切,變成聯手緝凶,但不知不覺間,女友亦捲入了這宗案件,身陷危險,桐野心中的秘密亦要揭開。 不過說穿了,就是很普通的通俗小說,上一集以人人皆有可能遇上的事引入,感覺危險很貼身,今集就顯得有點平平無奇了,大致上還可以的,結局也有扭了兩扭。
Title: 虛假的共犯 Author: 塩田武士 Publisher: 獨步文化 Release Date: 2019-7 Pages: 314 這是一本談假新聞的書,由5個短篇組成,主角都是媒體中人,或是曾在媒體工作的人,由這些人去發現及揭發製作假新聞的同業。有的是為了沒有題材,有的是為了令內容更豐富之類,不過看來我總是有點離身的感覺,主要是因為故事中,在傳統媒體如報紙和電視上所做的假,實在有點兒戲,應該很容易曝光,和一般現在最易接觸到的網上造假有點不同。 不過原來到最後是有個解釋的,不過即使最後解得通,但個原因真的太大和離身,令我不能拍案叫絕,對之前的不滿依然不能釋懷,是因為我本身曾是媒體人嗎?亦有可能是香港和日本的媒體文化太不同,所以感覺很不真實,有些故事談到訂正啟示,覺得記者錯了一定要出訂正,唔,也不是錯,但一單假新聞即使出訂正,其實傷害已經造成,不是訂正就可以解决吧。
Title: 我殺的人與殺我的人 Author: 東山彰良 Publisher: 尖端 Release Date: 2019-2 Pages: 332 作者是一個日本人名字,故事卻主要發生在台灣,翻翻作者介紹,原來在台灣出生,父親也是台灣人,小時候移居了日本,故事是結合了父親兒時的生活來創作,基本上與日本沒絲毫關係。 故事分兩線發展,一邊是主角小時候的台灣生活,那是1984年主角13歲時的生活,3個少年有不同的背景,還分開台灣本省人和國民黨從大陸遷入台灣的外省人,小雲因兄長去世,母親受不了崩潰,父親把小雲交給隔鄰好友照顧,陪着母親去了美國散心治療,小雲寄居牛肉麵店中,父親好友的兒子亦是小雲的好友阿剛,二人的好友阿杰則受父親虐待,三人互相扶持。 另一條線則是2015年的美國,3個主角,其中一個成為連續殺人犯布袋狼,一個僱用了好友為他辯護,三個人人生互相交纏,是悲劇還是義氣的故事?
Title: 蹺蹺板怪物 Author: 伊坂幸太郎 Publisher: 獨步文化 Release Date: 2020-1 Pages: 388 這本書分開兩個故事,基本上兩者有一定關係,但看作者後記和後面的說明,可知這兩個故事只是整個大型計劃中的兩個組成部分。這個大型計劃是日本文藝雜誌《小說BOC》的創刊企畫,共有8組作家共9個故事,故事背景由原始到近未來,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以海族和山族注定對立為前設的故事,伊坂一人寫了兩個故事,分別是昭和泡沫經濟時期和近未來。 很奇怪有趣的設定,伊坂也用其獨有的風格,舖陳了兩個很獨特的故事,第一個是講婆媳對立,但媳婦竟然是前特務人員!善於控制情緒具各種說話技巧的媳婦,也總是忍不住和婆婆吵起來,故事發展相當有趣。充滿伊坂莫名其妙的喜感和溫暖感覺。 第二個故事是有關要消滅AI的故事,無端又引入了前面故事的人物,人和人之間的對立,真的是社會進步的原因嗎? 希望可以找到這個企畫其他作品看看。
Title: 地下街的雨 Author: 宮部美幸 Publisher: 獨步文化 Release Date: 2020-1 Pages: 270 看資料,這本書收集的短篇都是作者早年的作品,我又不會覺得作品不成熟,不過短篇一般都不會令我很鍾愛,這裡七個短篇都是可以輕輕鬆鬆一下子看完。 第一篇〈地下街的雨〉我相當喜歡,一個在婚前被棄的女子,如何在傷痛中戲劇性的站起來,很有趣啊。另一篇較大感覺的是〈人生贏家〉,一早離家的大姊品學兼優,有份好工作,令弟妹自小有很大壓力,她死後家人議論紛紛,討論這個姐姐的人生是否精采,覺得她沒有戀愛過很無趣,最後故事是說這個姊姊原來偷偷轟轟烈烈的戀愛過,我感歎的是別人的人生是否有意義,其他人有何立場說三道四,你覺得無趣,自己覺得這樣最好便可以了,作者安排了姊姊原來偷偷有段戀情,也未免要太符世人的標準了。
Title: 他人 Author: 姜禾吉 Publisher: 時報文化 Release Date: 2019-8 Pages: 286 不記得是第幾本韓國的小說,但老實說,嘉歡的情度一部比一部差。 這本書是由一個被男友暴打的女人,將經歷在網上公開,除了一開始有人同情,漸漸引來網上的攻擊,令她心灰意冷,還因一句批評,令她記起年輕時的一段經歷,便回到故鄉,由此引出另外兩個女人的經歷。 故事乍看有點像《82年生的金智英》談女性在韓國的不公平對待,《82年生的金智英》本身不能令我太感覺到韓國對女性的不公,反而這本書在韓國引起的迴響才令我明白韓國女性的地位。這一本同樣地,我自己身為女性,卻覺得三個女人本身都是古古怪怪的,會懷疑她們的感覺會否偏激了一點,所以看來都不能十分投入,不過去到最後,完全解開3個女人的經歷後,又覺得可能就是因為韓國真的對女性有太多前設,所以這些女人都自自然然的有點偏激吧,不過說到底,因為幾個人物都很令人討厭,所以基本上很難喜歡這本書。
Title: 萬能之鑰 Author: 道尾秀介 Publisher: 台灣角川 Release Date: 2019-10 Pages: 300 有多少年未看過道尾秀介的新作?以為很多年,翻一翻我的blog,原來2013年前一直都有不少作品,但之後就直至2017年才再有一本《透明變色龍》,現在2020年再有一本,也只是3年,道尾秀介是我很喜歡的作家,近年作品真的較少,不完全是沒有譯本的問題。 不過這一本卻令我相當失望,完全沒有道尾秀介的獨特味道,故事主角錠也自少在孤兒院長大,母親懷孕時被槍擊,取出嬰兒後死了,小時候已自覺自己與別人不同,不會感到恐懼,所以可以輕易做出危險的事,長大後離開孤兒院,後來知道了殺死母親的人是誰,就此捲入了好幾宗殺人案中。 不想穿橋,不過老實說,我對這條橋相當失望,描寫精神異於常人的人,寫來也不是太精采,就是很平凡的推理小說,不是完全不好看,但以道尾秀介的水準來說未免令人失望,特別是產量並不高的他,難道他在寫作上真的出了問題,所以作品這麼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