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彷徨的人們 Author: 中山七里 Publisher: 時報 Release Date: 2025-3 這本是中山七里有關311的系列故事,包括《那些得不到保護的人》和《界線》,共有3本,本來是我很喜歡的系列,不過來到第三本,換了主角,不是以在311失去親人的刑警笘篠視角說故事,反而是一個故鄉在災區,但後來去了仙台生活和讀書的刑警蓮田上場。他回到小時候生活的地方調查一宗命案,一個町公所的職員,死在一個正在進行清拆工作的臨時住宅中,而且呈密室狀態,明顯不是自殺。亦因此命案重遇兒時的三個玩伴⋯⋯ 系列第一本談災區得不到足夠的救助,最後竟然有人餓死的事實,第二本談的是311對人們的創傷、無力感等,兩本都很感動到我,但第三本換了主角,因為想說的是倖存者的罪疚感,蓮田去了仙台生活,家人都平安,亦沒有失去其麼財物,但兒時玩伴都失去了家人、家、工廠等等,人生起了巨變,所以面對這些人便會莫名生出罪疚感,好像沒臉見人般。去到這一個轉折,雖然大致可以想像,但事情大到我很難投入,所以共鳴感就不大了,會反而覺得老是覺得對不起人很煩。
推理
Title: 魚眼 Author: 薛西斯 Publisher: 凌宇 Release Date: 2023-11 認識薛西斯是因為陳浩基,看了《筷:怪談競演奇物語》這本由5個作家各寫5個故事而內容是緊密相連的小說,因為陳浩基是其中一位,所以看了,連帶認識了參與其中的薛西斯,最近見到這本書的介紹,好像相當吸引,便買了,不過有點可惜,我不是太喜歡。 故事橫跨30年,一個小說作家受編輯半公半私的派去調查搜集一個已行死刑的連續殺人犯郭蓮子的故事,因為這個編輯的女兒被同學下毒,雖然沒死去,但情況相當可疑,編輯更收到兇手寄來的一個有關鬼女的故事,這個故事疑似和郭蓮子有關,所以便推了小說家去調查。 作家去到台東,認識了與事件有關的兄弟,就此兩件案件慢慢揭開真相。 故事開頭是幾吸引的,但過程中東拉西扯的,節奏太慢,而作家的調查推理又太跳躍,當中有時不大明白如何會推出那個結論,可能是真的沒邏輯,亦有可能我悶到走神跟不上,後段就總是在看還有多少才完,由相當吸引一直往下跌,希望作者不要再故弄玄虛快點完結。結局算是完整,不過已被悶親了。
Title: 推理競技場 Author: 深水黎一郎 Publisher: 春天 Release Date: 2020-2 Pages: 350 這本書有幾重包裝,設定算是不錯,先是很普通的推理小說開端,下雨天一班推理同好會的會員在偏遠的別墅,舉行一年一度的推理聚會,然後當然是有人死了,這幢別墅因天氣關係變成孤島⋯⋯正當你要話有無搞錯,咁老土,原來這是一個電視台跨年節目,叫「推理競技場」,找一班觀眾上來,一起在節目中讀這個推理小說,鬥快猜出兇手,便可領一大筆獎金,這個節目已推出十年,一直無人能拿到獎金,所以累積了二十億日圓。 今年的參加者是一班推理宅,節目中的小說和現場情況交叉穿插推進,可以看看別人怎樣推理內容發展也相當有趣,只是不大喜歡描寫到主持人陰陽怪氣非常誇張,有點不喜歡。再下來竟然又有反轉,想自己看就不要看下面的內容。 原來這個節目是因為「器官抽籤法」,要隨機抽出一定數量的人,利用一個人的器官去救好幾個人,然後有一大堆理由再洐生出這個有高額獎金的節目,由民眾自由報名成為器官抽籤當選人去爭奪巨額獎金,老實講這個解釋我看得一頭霧水,基本上找個健康的人殺了,拿其器官去救好幾個人,基本上是亂噏廿四,移殖器官有很高風險,即使移殖了也要一生服抗排斥藥,移殖的器官也不是可用一世,立條如此這般的例,不如立例所有人死後都一定要將有用的器官捐出,肯定有效率得多,問題亦沒那麼多。基本上看到這裡我是反白眼的。 不過看下去,原來後段變成非常誇張卡通化的情節,那些參加者原來又是特務又是甚麼專家之類,就是要來破解這個節目的真相,這是一個大騙局,根本劇本寫了十多個結局,每個參加者猜出一個結局就自動轉向另一個結局,所以這麼多年來一直沒人取很獎金,寫到這麼誇張,節目主持人的怪行為反而解釋到,他就是這個節目中的推理小說作者,整個故事叫做兜得到,所以還算合格吧!
Title: 外星少女的導遊 Author: 有心無默 Publisher: 點子 Release Date: 2017-9 Pages: 315 一直在想應給1分還是2分,最後都是給了2分,不記得是甚麼時候買的書,應是看書名和封面吸引才買的吧,終於拿出來看,一看之下,實在很無趣。 故事是一個大學生阿臣很喜歡宇宙外星人之類話題,某次發現討論區上有人貼了一些星球的照片,不像P圖,就想去接觸貼圖者,就此引出一連串的故事。問題是情節處理得很兒戲,甚麼資料也沒有,就上太平山頂找人,連是怎樣的人都一無所知,怎找?但卻又找到了,看到反白眼,雖然最後叫做有解釋到為何會這樣,但這不叫解謎,只是個白眼反一半罷了。 其實通篇都有安排得很隨便的情節,估計作者是有個大橋的,然後就一味推進,情節是否合理和好看,就完全說不上,同樣令我反白眼的香港小說《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起碼前半都是很吸引的,放了滿滿的謎團,只是最後吹得太大埋唔到尾。這一本大橋大致上是解得通,但通篇都是問題,最重要是不有趣,完。 查了一下作者,竟然一直寫到今時今日,這一本似是出道作,難道後來有飛躍進步?但我不會看了。
Title: 人生複本 Author: 布萊克.克勞奇 Publisher: 寂寞 Release Date: 2017-4 Pages: 416 這本書也是在書櫃有一段日子了,早陣子換iPhone,送了3個月AppleTV,原來Apple改編了不少我喜歡的小說,例如《羊毛記》和《基地》,其中還有《人生複本》,劇名有印象,果然在書櫃中找到,就拿出來看了,不知劇集好不好,3個月免費期過去沒有開來看,答案要等下次買iPhone/iPad/iMac先會知。 至於小說就相當不錯,設定是多重宇宙理論,人生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分裂成平行宇宙,故事主角傑森是個大學物理系教授,和太太及兒子過着平凡的生活,某一晚去附近的酒吧祝賀朋友得獎,然後在回家途中就發生巨變。 以下會談到內容,自行選擇是否看下去。 原來他被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自己(2號)襲擊,再交換身分,2號留在自己的世界取代自己,得到太太和兒子,再把他掉去2號的世界,那裡傑森是一個極出色的科學家,發明了引發多重宇宙的箱子,讓人穿梭於各個平行宇宙之間,傑森要逃離2號的世界再回自己的家。 大致這樣的故事走向還在意料之中,誰知找到自己的世界後更有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這個反轉出乎意料,所以相當喜歡。
Title: 特殊清掃人 Author: 中山七里 Publisher: 時報 Release Date: 2024-7 不是第一次看有關特殊清掃行業的小說,2020年看過一本《人生清除公司》,翻看自己的記錄,才記起這本書寫得不是太好,只留下這個非常特別的職業。 今次由中山七里出手,當然有很大的不同,所謂特殊清掃行業就是要清潔垃圾屋、凶宅、孤獨死之類,屋內的屍體隨時放了一週,可以想像環境多惡劣,據說現時是成長產業。比起《人生清除公司》的作者,中山七里明顯做了很多功課,又或者寫作能力高幾班,現場描寫和作業流程狀況,都寫得好百倍,更有現場感,如果我沒有看過前者,今次第一次進入特殊清掃場所,應該給我的震撼會大得多。 不過另一方面,看得太多 中山七里的各行各業,通常都是有點可怕的場景,會有又一個職場系列之感,今次由三人組組成,老闆五百旗頭,女員工秋廣香澄,男員工白井,暫時各有故事,幾個短篇由不同的人作第一人稱,我最喜歡的是〈絕望與希望〉,白井發現要清潔的對象,竟然是自己學生時代一起夾過band的朋友,他是因為斷電在床上熱中暑而死,白井忍不住就去追尋這個朋友這幾年的生活。 用這個行業作骨幹,自然多多少少是探討生死,暫時都幾好睇,只是擔心會像法醫系列,寫寫下有點hea。
Title: 葡萄球菌 Author: 道尾秀介 Publisher: 青島 Release Date: 2024-1 這是一本很奇怪的書,作者是我喜歡的道尾秀介,但一看下來就不對味,作為一個編輯,看這本書非常不舒服,為何中文書說話用的引號「」,竟然改為英文格式的雙引號“,已經很不高興,還要錯字很多,頭髮變了頭發不特止,後來更見到發現變了髮現,嚇得我! 至於故事,是講一個經營餐車的離婚女性夏都的古怪經歷,被怪人綁架,但原來綁錯了人,但她又一頭煙的加入了這個團隊,帶着這夥人做了一大堆事,我完全不能了解她的行為,好像就是為了把故事說下去,然後最後有個反轉,這一切是她的姨甥安排,為了引遠在外國的媽媽(即夏都姐姐)回國,於是更一頭問號,做這麼多,任一處不如想像都不能達成目的,真的要靠作者安排了,所以就更不喜歡了。
Title: 理想情人App Author: 平山瑞穗 Publisher: 天培 Release Date: 2016-1 Pages: 333 夏實好像曾經有個男朋友,但卻完全沒有記憶,只找到在櫃桶底的一張合照,以及偶爾閃過的片段;伊神喜歡追踪都市傳說,有一個傳說是有神秘組織橡皮頭,如果有人發現了對政府或企業不利的消息,就會處理言個人。二人因為消失的人而認識,最後答案原來和一個叫理想情人App有關⋯⋯ 設定很有趣,特別喜歡夏實這個人物,所以看來也很投入,只是結尾有點草草。
Title: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 Author: 杉井光 Publisher: 皇冠 Release Date: 2024-10 Pages: 235 打着只可以做實體書,不能用電子書形式出版的小說,其實早幾個月便留意到,翻博客來時見到如此宣傳,被吸引了想買,但並沒有庫存,唯有作罷。前陣子見到有人在FB談這本書,接着亦非常偶然地逛書店(現在真的很少行書店,香港差不多只剩下三中商了),被我見到實體版,就立即買了,打算看完手頭上那本再開讀,期間不斷見到網上有人分享書評,可能大貨到,大家都買到了吧,幸好大家都有書品,沒有爆雷。 故事大綱是相庡為命的母子,母親以接校對工作維生,拋下二人的父親是著名的推理小說作家宮內彰吾,母親去世後,兒子燈真過着在書店打工的日子,後來素未謀面的父親亦過世,其法定兒子竟找上門,要委托他㝷找父親最後的遺作,故事就是找尋這本只得書名的《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這本書網上一片好評,本來看下來也只是普普通通,慢慢推進一點點線索堆積,我以為自己猜到,的確我是猜到一點,但最後真的結局會令人嚇一跳,然後狂往前翻去驗證,這種經驗前所未有。 我當然也要有書品不爆雷,因為我是編輯出身,做過報紙雜誌和書的編輯,今次真的要向中文版編輯和譯者致敬,勁!
Title: 故事的那時此刻 Author: 哲儀、寵物先生、陳浩基、天地無限、四維宗、王少杰、柳豫、宋杰、王元、會拍動、冒業 Publisher: 博識 Release Date: 2022-11 Pages: 684 早前在書櫃挖出了陳年的《倪匡科幻獎作品集》來看,水準慘不忍睹,所以今次對這本不抱期望,但,真的是一個在天,一個在地,這一本非常好看,水準超高,其實只要想一想,就知道雖然都和徵文比賽有關,但這一本肯定是超班作。 這本書的企劃是台灣推理作家協會徵文獎滿二十年時,找回歷屆首獎得獎者,寫一篇當年得獎作品的續作,不限篇幅,這些得獎作家,不少都已是響噹噹的人物,包括我喜歡的陳浩基(好像是search他的作品時找到這書),雖然只有11名作者交出新作,但這班作者明知作品會和其他首獎作家合輯成書,自然要花盡心思交出滿分作品吧,所以一路看下去,真的非常精采。 各篇內容就不細說了,想談談原來我一直不大喜歡着重詭計的故事,原來在徵文獎的發展歷史中是有討論過和有改變的。以前評審很着重故事的推理成分,會評參賽者的推理成分不足,後來增多了評審,亦開始着重故事性,明顯我是故事性的支持者,只要故事寫得好,人物描寫得好就會喜歡,但推理小說徵文比賽又似乎真的不可以忽略推理性,所以後來就要推理性和故事性之間要取得平衡。 香港作家冒業就曾被批評推捚成分薄弱,不知是否有關,看香港推理作家大集合的《偵探冰室》系列,發覺很多人都很喜歡設計詭計,有點刻意做作不自然,我覺得還是應着視故事性,除非是指名的推理小說徵文,否則只要是好看的小說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