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駕遊Blog

日文易學啲定韓文易學啲?

除了英文,相信香港最多人學的外語就是日文和韓文,因為兩種都學過,常常有人問我,那一種較容易學習。其實兩者的文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且兩者都深受中文的影響,很多字都和中文的發音很相似,我們這些中文底的人去學,本身已有不少優勢,論學習的難易度我覺得分別不大,反而學生本身的生活習慣會有更大影響,先說結果,我的情況是韓文較易上手。

成也漢字敗也漢字

日文感覺上易一點,因為夾雜大量漢字,的確,即使完全不會日文,只靠漢字,大致也可猜出二三成,但其實日文中的漢字,即使是同一個漢字,不同的內容,讀音也會不同,所以有時地名人名,就一定要看音標才知道怎麼讀,而我們這些中文人就更有自己的讀音,協助理解有幫助,但對於要讀要溝通,就很困難,我試過自駕遊時過收費站,職員問去那裡,我知漢字地名,但完全答不上來!而且日文很大程度靠漢字去方便閱讀,英文會用空格去分開字母組成的單字,但日文不會,所以有漢字的話,會較容易掌握一整句的結構,但初學者都會較少用漢字,生字又記得不熟,要理解一句,便要小心將平/片假名分好一組組來處理。還記得去考N5公開試時,問題很容易,但全部平/片假名,每條題目都要很花時間理解。

韓文呢,用子母音組成一個字,然後再用字去組成單字,單字間像英文般有空格,自自然然就將句字分成一組組,易於理解,韓文學下來,你會知道某些字很大可能代表那個中文字,有時亦可有助理解內容,像중,중국是中國,중고차是中古車,회의 중是會議中,就有點像加插了漢字在其中,韓文並不是表面看那麼困難。

平語敬語時態乜形物形

日文和韓文都有敬語和平語之分,不只動詞,連形容詞都有時態,日文更有甚麼て形ない形意向形禁止形命令形等,各種轉換都複雜得多,例外亦較多,所以學來更困難。例如轉て形時多是轉動詞最後一粒音,按這粒音是甚麼而轉去另一粒音,規則很多,有時兩個不同的字變出來的,只看平假名的話,會一模一樣,例如行きます和言います,轉成て形時,會變成行って和言って,但平假名都是いって,對初學者來說,真的會學到一團亂。

而日文的敬語,更是直接令我放棄學習的導火線,早期學會的來去吃之類動詞,全部變成非常長的生字,還有自謙語,都要轉生字,老實說,為了寫這篇,翻了當時的筆記,看來看去也看不出頭緒,好像是要敬的人做的事就用敬語,我做的事就用自謙語?

韓語都有平語和敬語,現在式/過去式/未來式,書寫體和較正式的습니다體,但轉換較簡單,基本上都是以最尾的字有沒有尾音而轉,吃睡等都有較正式的單字,但就不會變長而勁難記。

還有數字這一項,日文不同量詞會有不同的數字寫法,雖然大都是由基本數字變出來,但有各種不同的細微變化,二人是ふたり,兩次則是にかい,六個是むっつ,六台則是ろくだい等等,麻煩到不得了。韓文就有兩套數字,一套複雜一套簡單,沒那麼多細微變化,雖然複雜那一套我只記到39(係呀,韓劇《39서른 아홉》幫到我記㗎,當然我最愛的《25 21스물다섯스물하나》更入腦),但我覺得還是韓文較易掌握。

語境的力量

學語文,多多少少都是靠死背,不斷熟習那種文字讀音,才能掌握。所以語文學來總是有點滯後,日韓文第一堂都是先學字母,即五十音和子母音等,即使背完都還是很生疏,要隨着課程多用那種文字,才會漸漸上手,因為在學新的東西時,會用到學過的內容,不段反複溫習,所以往往課程尾段才掌握頭段學的文法和生字。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觸這種語文,便會對學習大有幫助,跳過這個反複溫習的過程。

舉個例子,同樣的Family Tree,日文版死背爛背,勉強記住了,但不久全忘掉。相反,韓版的話,那些阿爸阿媽,阿哥姐姐(不論男版女版)細佬妹,每天在韓劇都聽到,又怎會不記得오빠?學到너무,就會想起I.O.I.那首《너무너무너무》,英文名叫《VeryVeryVery》,立即知道解很/非常/十分。學到지 마這個文法,解不要,平常看演唱會,有一句常出現,就是울지 마,歌迷叫歌手:不要哭,這個文法立即入腦!

困難點止一兩個

讀到這裡,可能以為我學韓文很順利,其實暫時我又已經在小休了。

不知是不是只有我出現這個問題,就是很難分辨一些發音相似的外語,日文有兩點和沒兩點,例如か/が我老是聽不出分別,韓文數字1和2, 일/이,單獨一個字可以發到不同音,但夾在一句中便不大分得到,如果是日子,이십일일/이십이일即是21號和22號,條脷打結都讀不到!想起以前試過教朋友分辨橙和剷、乞和黑,原來換成外語,我就會分不到那些細微差異!

而且我學語文最大的問題是學過就忘,學完3年日文再學了3年韓文,一邊學韓文,日文已經被洗得七七八八。現在小休中,韓文亦開始流走,是要看更多韓劇嗎?

歡迎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