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駕遊Blog

零地點 ~ 伊格言

零地點 Book Cover 零地點
伊格言

買了這本書好幾年了,現在才拿出來看,2013年初版,作者應是在2011年日本的福島事故後,才寫這本書,背景是近現今,2017年的4月,還未到,不過主要要敍述的核事故,則在2015年10月15日,所以已成過去了。

故事從兩個時間點展開,男主角林群浩是核四的工程師,一邊講事故前的日子直到發生意外,一邊則講主角在事故後被發現,但已失去之前的記憶,被政府看管軟禁,於是努力㝷回記憶。本來兩邊寫的確製造了懸疑感覺,有追的意欲,不過看到中段,其中一個角色玲芳的大道理,開始令我有點反感。玲芳是孤兒院長大的,這個孤兒院還會照顧殘障的小孩,玲芳覺得世人要殘障小童適應融入現代社會是不對的,這個文明是各種機緣巧合而形成,殘障小童回歸自然更合適,我相信背後多少在說文明社會發展核電都是錯的。

老老實實,我覺得文明社會不是巧合,傾向《基地》謝頓的學說,其實社會的發展是有一定軌迹,當然不會像自然科學般100%準確,但也有發展的趨勢。而文明社會很多時候反而給予有缺陷的人一個機會,沒有文明的照顧,沒有自力更新能力的人,相信都難以生存,想想霍金如果生在古代,如何得以發揮他的超級腦袋,當然,殘障小童如何走下去,回歸簡樸也是其中一種方法,每一個小朋友都不同,但玲芳那種現代文明萬惡的口吻,令我很反感。

以下開始劇透

 

寫到背後有很大陰謀,其實只是一個政客在出事後有隱瞞,神秘的孤兒院全員失踪,其實只是走了去跟原住民生活,有需要如此神秘嗎?回到之前的問題,意外後生活肯定艱苦,幾個大人如何照顧一班有問題的小孩,要餵飽他們都有困難,如何生活呢?

核電是一個大問題,用小說寫出來是一個容易吸引人關注的方法,但從中我看不到核電背後理念的探討,只見到指責核四的建築過程出問題,政府監管有問題,故作寫到很離奇的情節,到最後解釋很馬虎,反而淡化了核電使用問題!

歡迎留言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